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雨》
《望雨》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言秋雨傍云生,望雨瞻云眼倍明。

触石片时如有意,浥尘数点更无声。

深渊叵奈龙痴睡,高垤空闻鹳独鸣。

寂寞傅岩何处是,坐来怀古不胜情。

(0)
鉴赏

这首《望雨》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对秋雨与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人言秋雨傍云生”,以第三人称视角引入,暗示了外界对于秋雨与云之间关系的普遍认知,为下文的个人感受铺垫。接着,“望雨瞻云眼倍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秋雨与云时内心的明亮与清晰,仿佛在这样的景象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触石片时如有意,浥尘数点更无声”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雨轻触石面的瞬间描绘得富有情感,仿佛每一滴雨都带着某种意图,而它们落下时的静默无声,则更显出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深渊叵奈龙痴睡,高垤空闻鹳独鸣”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关联。诗人通过想象龙在深渊中的沉睡与鹳在高处的孤独鸣叫,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感慨。这里既有对生命力的赞美,也有对孤独与沉寂的反思。

最后,“寂寞傅岩何处是,坐来怀古不胜情”两句,将思绪引向历史与文化,傅岩作为古代传说中的地点,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积淀。诗人在此处坐思怀古,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整体而言,《望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相互映照的产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登垂虹亭二首·其一

水国生涯一钓轮,荻芽鲈鲙四时新。

安知白首沧洲客,不是三高行辈人。

(0)

秋景.秋高风怒号

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

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

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

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0)

秋景.闭门感秋风

世路故当穷,兴亡一转蓬。

闭门羞俗子,仰屋感秋风。

旧日施行马,如今掩候虫。

瞭然一叶下,从此万山空。

岁月玄蝉槁,乾坤白雁通。

荒凉今又在,吹笛月明中。

(0)

春景.吹面受和风

寒曾欺我倒,今日是和风。

吹面浓春酒,开怀受化工。

未知来暖律,政似识癯翁。

大袖犹堪满,衰颜欲更红。

鬓如新柳动,鼻与暗香通。

天上知何信,千花一笑中。

(0)

送张师道

七闽幕府藉词臣,一笑平反草木春。

制下九重新涣汗,胸蟠千古旧经纶。

生平耻不为伊傅,夜半何烦问鬼神。

无限焦枯待霖雨,好将斯道觉斯民。

(0)

张天师正殿

至人学道师赤松,神姿逸气心芙蓉。

手五明扇腰雌雄,凭空架铁超鸿濛。

玉距痕深雕锼工,巨迹千古镇蜍峰。

狂飓怒涛锁鱼龙,夜醒月凉水笙镛。

骑吏无鞍鸾鹤从,朝侍玉堂朵云红。

天乐隐隐声彻空,俗耳可闻不可逢。

渺视齐州等蠛蠓,沧海有时扬尘风。

独此琼馆留人封,神仙之说非梦梦。

士民尸祝社稷同,椒醑鞠?瓜枣供。

余非紫阳山人翁,若为诗之铭新宫。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