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愚公谷三首·其二》
《愚公谷三首·其二》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0)
注释
吾家:我家。
愚谷:愚谷,诗人自居之地。
虽则:虽然。
行无迹:行走没有留下痕迹。
能响应声:能够回应声音,意指山谷有回音。
不随云色暗:不随着云层的厚薄改变自身的明暗。
只待日光明:只等待阳光普照。
缘底:为何。
名愚谷:命名为愚谷。
都由愚所成:都是因为我的愚笨或谦逊所致。
翻译
我家在愚谷之中,这山谷原本平坦。
虽然行走没有足迹,却能回响声音。
它不随云彩的阴暗而黯淡,只等待阳光的照耀。
为什么叫愚谷呢?全因我的愚笨造就了它。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谷幽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的“愚谷”二字,可理解为诗人自喻其居所之简陋,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脱。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的背景,一个宁静、平和的山谷,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居所。这里的“愚”字,不仅指谷地的简陋,更有自谦之意,表明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满足与热爱。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这两句描绘了山谷中的宁静与和谐。即使是脚步声也不会打扰这里的宁静,但山谷依然能够回应自然的声音,传达了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纯净生活态度的追求。不愿意跟随世间的阴霾变化,只期待着阳光的照耀,象征着心灵的澄清和向善。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最后两句诗人自称其居所为“愚谷”,并非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这不仅表达了对生活方式的坚持,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意志和选择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以及对自然、生活态度的深刻领悟。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这样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风格和哲思。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秋兴次杜工部韵八首·其一

红枣香梨缀近林,古槐高柳漫萧森。

三秋时节过重九,一画阳刚对五阴。

雁影远空绘弋计,笛声寒写别离心。

行人黑发今无几,怕遇荒村一夜砧。

(0)

游清河经黄河感而有作四首·其四

欲张吾网向流河,定有遗珠在碧波。

鼓枻中流情不浅,水云风景晚来多。

(0)

送诸生往杭州时吴提学檄选诸生听讲三首·其二

坠绪茫茫五百年,古人糟粕古来传。

静观坐我池亭上,鱼跃鸢飞镜里天。

(0)

重泛当湖四首·其一

当湖宽积雨,天霁忽来游。

风荡渔舟舞,波翻旭日浮。

溪花红蘸水,岸竹冷含秋。

回棹依菰渚,深杯送急流。

(0)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其四

浮生岁月易消磨,岁月官阶积贵多。

惟问上元程主簿,官阶资级昔如何。

(0)

次韵石斋先生赠姜仁夫进士三首·其一

茅笔新题卷一通,又留双眼浙之东。

湘湖秋色休催我,且缓蒲帆半日风。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