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有鸣琴,朱弦多古音。
一鼓再三叹,聊以慰悲心。
明月照素颜,清风吹缟衿。
徘徊复徘徊,夜寒更漏沈。
青春不我留,霜华双鬓侵。
盥手理残机,爱此一寸阴。
蛾眉不入时,人情自古今。
修绠汲寒泉,相将此意深。
洞房有鸣琴,朱弦多古音。
一鼓再三叹,聊以慰悲心。
明月照素颜,清风吹缟衿。
徘徊复徘徊,夜寒更漏沈。
青春不我留,霜华双鬓侵。
盥手理残机,爱此一寸阴。
蛾眉不入时,人情自古今。
修绠汲寒泉,相将此意深。
这首诗《拟古(其二)》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句“洞房有鸣琴,朱弦多古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历史韵味的画面,洞房中古琴悠扬,琴声回荡,仿佛穿越时空,传递着古老的故事与情感。接着,“一鼓再三叹,聊以慰悲心”两句,诗人借古琴之音表达内心的悲凉与感慨,琴声成为抚慰心灵的慰藉。
“明月照素颜,清风吹缟衿”,月光洒在诗人的脸上,如同素白的肌肤,清风拂过衣襟,带来一丝凉意。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清,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徘徊复徘徊,夜寒更漏沈”,诗人独自在月下徘徊,夜已深沉,寒气渐浓,时间仿佛凝固,更漏的声音似乎也沉寂了。这里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思绪的纷乱与沉重。
“青春不我留,霜华双鬓侵”,诗人感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两鬓已染霜白,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愁。
“盥手理残机,爱此一寸阴”,诗人洗手后整理织布机,珍惜每一寸光阴,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的珍视。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是对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
“蛾眉不入时,人情自古今”,诗人认为美丽的容颜不会随时代变迁而改变,人情世故自古至今皆然,表达了对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洞察。
“修绠汲寒泉,相将此意深”,诗人通过打水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艰辛与坚持的描绘,寓意着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美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