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湿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
閒蹙黛眉慵不语,情浓。旧恨新愁知几重。
飞雁过遥空。岁月如流只向东。
帘捲曲房谁共醉,匆匆。惆怅秦楼恁日逢。
细雨湿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
閒蹙黛眉慵不语,情浓。旧恨新愁知几重。
飞雁过遥空。岁月如流只向东。
帘捲曲房谁共醉,匆匆。惆怅秦楼恁日逢。
这首明代陆深的《南乡子·三》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的情景。"细雨湿秋风",细腻地刻画了秋风中飘落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金凤花残满地红",则通过凋零的金凤花,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哀伤。
"閒蹙黛眉慵不语,情浓。旧恨新愁知几重",通过女子紧锁的眉头和沉默不语,展现了她深沉的情感,既有旧有的遗憾,又有新增的愁绪,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旧恨新愁知几重"一句,表达了情感的厚重和深沉。
"飞雁过遥空",视线转向空中飞翔的大雁,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离别的情绪。"岁月如流只向东",借时间的流逝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主人公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两句"帘捲曲房谁共醉,匆匆。惆怅秦楼恁日逢",写女子独自卷起窗帘,怀念往昔与人共醉的欢乐时光,而如今却只剩下形单影只的惆怅,感叹昔日秦楼相逢的美好已成过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无奈和哀愁,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八年坐亲党,泯伏长安城。
甘心傍松楸,申我儿子情。
闭户慨岩廊,读书笑金籯。
力田固为政,课童乃司兵。
深病骨相寒,不蒙轩冕荣。
维天临万邦,搜罗世豪英。
我友挽出之,大人今继明。
古无忠孝全,泣涕去丘茔。
为翁大门闾,翻然以东征。
沅江九肋稀,端问学不学。
向来屠沽辈,过眼褐宽博。
如公负奇才,尚隔云津跃。
昔吾先隐君,早识麟一角。
联翩锦囊句,纡馀仍卓荦。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
别来二十年,历历记前作。
贱子更百罹,素业守弥恪。
馀辉忽振耀,如获西山药。
清梦到钧天,求音叩寂寞。
中宵对莲炬,何以称光渥。
辱君琼瑶篇,重愧鼠呼璞。
大轴窥洪源,汹涌千涧落。
一洗胸中尘,豁若春云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