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三首·其二》
《满江红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谁赋芜城,到今日、堪悲鲍照。

凋瘵后、急须和扁,刀圭立效。

禦马善称东野毕,投巫人羡西门豹。

有淮南、父老诧河清,如公笑。

书下考,仍长啸,辞五斗,从吾好。

忽九宵丹凤,衔来温诏。

旷曲河阳容借冠,提封古驿原名邵。

问悬鱼、挂壁尚依然,庖丁道。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的其中一首,通过此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词中以“谁赋芜城”开篇,引出对鲍照的追忆,鲍照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以《芜城赋》闻名,此处暗含对鲍照才华的赞叹以及对芜城(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在芜城凋敝之后,需要像扁鹊、东野毕这样的医术高明之人来救治,比喻治理国家或社会需要贤能之士。

“禦马善称东野毕,投巫人羡西门豹”两句,分别以东野毕和西门豹为例,前者擅长驯马,后者善于治水,以此象征治理国家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和策略。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贤臣良相的怀念。

“有淮南、父老诧河清,如公笑”则进一步将话题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以淮南王刘安及其父老对河清现象的惊讶,类比对某位贤者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书下考,仍长啸,辞五斗,从吾好”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

最后,“忽九宵丹凤,衔来温诏”一句,以丹凤衔诏的典故,象征着朝廷的恩赐或圣旨的到来,预示着诗人可能即将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旷曲河阳容借冠,提封古驿原名邵”则是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的喜爱。

“问悬鱼、挂壁尚依然,庖丁道”结尾处,以“悬鱼”典故,比喻官员廉洁自律,同时引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寓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游崇光岩

策杖寻幽壑,缘萝过断厓。

蜗文新羽麈,鹤迹破芒鞋。

护璧云容懒,流花涧韵埋。

蓬庵谈老衲,因赋水松牌。

(0)

赋答屈本庵话旧见寄

别去相看叹二毛,久甘弃置老东皋。

入林喜见人如旧,对酒犹怜气尚豪。

摇落一身真草士,凄凉满目尽蓬蒿。

风尘无地堪回首,鸿鹄浮云各自高。

(0)

西湖·其二

台榭重新又一时,白头人到莫嫌迟。

歌童近习他州曲,都唱杨花换竹枝。

(0)

代赠某将军·其二

风静平沙万马鸣,危旗高捲阵云平。

弯弓直挂扶桑树,按辔亲临细柳营。

天岳秋霜随杀气,洞庭春浪拥军声。

幕中脱颖多奇士,慷慨何人效请缨。

(0)

苍梧旅次与易中文

天涯相慰各加餐,逆旅谁怜范叔寒。

贫贱每知为客苦,姓名终觉避人难。

鸿鸣中泽西风急,日堕危楼画角残。

何处登临望乡国,牂牁东下水漫漫。

(0)

送何孟门之会同·其一

蓟北长为客,天南又远征。

三春浮涨海,一叶背佗城。

亲友情怀重,琴书结束轻。

频年霜鬓改,都向路傍生。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