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人事日烹煎,跳出都门意已仙。
摩诘旧闻空一室,祖生何事忽先鞭。
尘埃马上同看月,絺绤风中共听蝉。
我复西还君北去,箕山颍水自萧然。
都城人事日烹煎,跳出都门意已仙。
摩诘旧闻空一室,祖生何事忽先鞭。
尘埃马上同看月,絺绤风中共听蝉。
我复西还君北去,箕山颍水自萧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开篇"都城人事日烹煎,跳出都门意已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于都市喧嚣与尘世纷争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摩诘旧闻空一室,祖生何事忽先鞭",则透露出一种对历史人物或古代诗人生活状态的怀念,或是对于某种突发事件的不解和疑问。这里的"摩诘"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摩诘(即孟浩然),他的清贫自适、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在后世有很高的评价。
"尘埃马上同看月,絺绲风中共听蝉"两句,则是诗人与友人的闲适情景。他们在尘封的马背上共同仰望明月,与微风中聆听蝉鸣,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美好时光。
结尾的"我复西还君北去,箕山颍水自萧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感。诗人自己向西返回,而朋友则向北方离去。这不仅是空间上的分离,更是心灵上的一种隔绝。最后提到的"箕山颍水",则是一处风景名胜,用以描绘一种孤寂而又自在的自然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人间与超脱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家园的深刻追求。
花气作阴春昼蒙,蜻蜓斗影兰苕风。
铁笛老仙石湖里,雪色长髯映湖水。
美人搴芳度水门,朱红藕丝新染裙。
蹋歌采采不成步,歌声下彻吴王墓。
蛱蝶随香花底来,白莲掌上真珠杯。
清音震落碧瑶碗,乱泉卷入银星板。
老仙起舞山日西,彩云落笔留春题。
酒醒不见玉堂使,檐竹敲风僧壁西。
松香湿透小银笺,风流尽付琼瑛篇。
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戍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
羽林骄将不敢欺,碛里人耕好田土。
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
长官知名圣君喜,边吏有才能几人。
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马蹄明朝向山后。
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