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相齐国,童子犹羞称。
确守害霸说,三王亦可成。
寸短有所长,贪贤况诚切。
莫问九合功,咏此宜击节。
管仲相齐国,童子犹羞称。
确守害霸说,三王亦可成。
寸短有所长,贪贤况诚切。
莫问九合功,咏此宜击节。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镃创作的《杂兴三十九首》的第五首。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的七言绝句,通过对管仲相齐国的历史事件的引用,抒发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管仲相齐国,童子犹羞称。" 这两句开篇引入管仲辅佐齐桓公的故事,管仲以贤能著称,但在当时并未被人们广泛认可,只是到了后来才被赞誉。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即便不被当世所识,也终将被历史所铭记的信念。
"确守害霸说,三王亦可成。" 这两句中,“确守”指坚定守护,可能是指管仲对齐国政治理想的坚持;“害霸说”则可能暗示着对于权力斗争和霸道消长的思考。而后半句“三王亦可成”,则表达了即便是在远古圣明之君(三王)治世下,也需要贤臣辅佐才能达到理想政治状态。
"寸短有所长,贪贤况诚切。" 这两句中,“寸短”指微小的瑕疵或不足,而“有所长”则是指即便如此,也必有其所长。"贪贼"在此处应解为贪图、渴求之意,"况诚切"则表达了对于真正贤能的人才渴望之切。
"莫问九合功,咏此宜击节。" 最后两句,“莫问九合功”可能是指不必过分追问古代英雄的成就,而“咏此宜击节”则是在表达对于理想政治形态和个人抱负的赞美之情,"击节"在此可以理解为一种激动人心、值得称颂的情感流露。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政治理想和对于贤能人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