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宝方洞》
《题宝方洞》全文
宋 / 汪立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篮舆郊上绿阴迷,七十一峰云际齐。

我住四窗誇胜境,今观八洞恍真栖。

碧簪挺特地如拔,乳窦玲珑步可携。

千里客愁为销尽,茶香书外好莺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fāngdòng
sòng / wāngzhōng

lánjiāoshàng绿yīnshífēngyún

zhùchuāngkuāshèngjìngjīnguāndònghuǎngzhēn

zāntǐngbǎolínglóngxié

qiānchóuwèixiāojìncháxiāngshūwàihǎoyīng

注释
篮舆:竹篮车。
郊上:郊野。
绿阴迷:绿荫深深。
七十一峰:七十一个山峰。
云际齐:云端相接。
四窗:四面窗户。
胜境:优美之地。
八洞:八个洞穴。
真栖:真实的栖息地。
碧簪:碧绿的山峰。
挺特:直挺。
地如拔:似拔地而起。
乳窦:清澈的泉洞。
玲珑:精致可爱。
步可携:可以步行探索。
客愁:游子的忧愁。
销尽:消除。
茶香:茶香四溢。
书外:窗外。
好莺啼:悦耳的莺鸣。
翻译
竹篮车在郊野的绿荫中迷失方向,七十一个山峰在云端连成一线。
我居住的地方有四面窗户,自夸是个优美的环境,今日观赏八个洞穴,仿佛置身仙境。
碧绿的山峰直插云天,如同发簪般挺立,清澈的泉水洞穴玲珑可爱,可以轻松漫步。
这千里之外的游子愁绪似乎都被洗涤一空,只有茶香和窗外婉转的莺啼声让人感到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清水秀的仙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满足。

“篮舆郊上绿阴迷,七十一峰云际齐。”这两句开篇便以宏伟的景象展现眼前,郊野的篮舆被绿意盎然的树荫所覆盖,而远处则有七十余座山峰与天边相接,云雾缭绕。

“我住四窗誇胜境,今观八洞恍真栖。”诗人自诩居住在一处景色宜人的地方,这里有四窗可以尽情欣赏外面的美景。八洞则是对自然山洞的描写,或许是指宝方洞本身,“恍”字表达了一种迷离恍惚的情感,似乎诗人自己也沉浸在这片仙境之中。

“碧簪挺特地如拔,乳窦玲珑步可携。”这里的“碧簪”可能是指山中的翠绿竹子或其他植物,它们生长得如此繁盛,如同从地里拔出的剑一样直立。后句“乳窦玲珑步可携”则形容山洞的曲折美丽,每一步都仿佛在游历一处奇妙的世界。

“千里客愁为销尽,茶香书外好莺啼。”诗人通过对远方旅人的愁绪消散,以及身边环境中茶香与鸟鸣交织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平和与满足。这里“销尽”意味着客人的愁思在这美好的环境中逐渐消失,而“莺啼”则是指莺鸟的叫声,与茶香相得益彰,让人感到舒适而又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心灵深处寻找到的一份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汪立中
朝代:宋

宋庆元鄞县人,字强仲。汪大猷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官武义丞,调荆门签判,历知华宁县、武冈军,入为太府少卿。理宗宝庆三年,擢直宝谟阁知徽州。工诗好学。
猜你喜欢

晚春即事三首·其二

谁道林莺老,金衣薄更新。

春来复春去,老却听莺人。

(0)

赵子固画梅

千树西湖浸碧漪,醉拈玉笛绕花吹。

祇今无限凄凉意,留得春风雪一枝。

(0)

浦阳十景·其二白石湫云

独上南山最上头,朝隮一点便成湫。

岩腰动石风初起,海眼输泉雨欲流。

蜥蜴含珠光照夜,丰隆卷铁黑沉秋。

明当去挟骑笼叟,直到扶桑第几洲。

(0)

明仁殿进讲五首·其四

黄金为带玉为檐,剑戟如林卫紫髯。

也爱儒臣勤讲读,向前轻揭虎皮帘。

(0)

和石田马学士殿试后韵

春风驰道入宫墙,青琐深沈引夕郎。

草染绿波生太液,花扶红日上披香。

声名已重千金璧,恩宠方隆七宝床。

治世斯文今极盛,九天星斗自成章。

(0)

湖上纳凉有怀吴子彦

天风吹海树,瑟瑟秋气凉。

河汉西北流,众星耿微光。

昔我同袍友,远在水一方。

相思不得见,展转清夜长。

遥闻鸣笳发,揽衣月苍苍。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