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出土物,一握有铃刀。
在礼崇修古,于诗咏启毛。
铦锋久藏用,素质自无挠。
俎豆肆将后,曾绥介福叨。
千年出土物,一握有铃刀。
在礼崇修古,于诗咏启毛。
铦锋久藏用,素质自无挠。
俎豆肆将后,曾绥介福叨。
此诗《咏周鸾刀》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周代鸾刀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文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首句“千年出土物”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一件历经千年的出土文物。这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与文化的底蕴。接下来,“一握有铃刀”,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鸾刀的形态,仿佛让人能感受到其质朴而庄重的气息。
“在礼崇修古,于诗咏启毛”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通过诗歌来开启对古代知识的探索与传承。这里,“启毛”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歌如同羽毛般轻盈地引领人们进入古代文化的广阔天地。
“铦锋久藏用,素质自无挠”则进一步揭示了鸾刀的特性——其锋利的刃口虽久未使用,但其本质的坚韧与不屈却始终如一,象征着古代工匠技艺的高超与材料的优良。这种品质不仅是鸾刀本身的特质,也寓意着对道德与精神的坚守。
最后,“俎豆肆将后,曾绥介福叨”两句,将鸾刀置于祭祀与礼仪的场景中,强调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同时,“曾绥介福叨”一句,表达了对鸾刀带来福祉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周代鸾刀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品质,更蕴含了对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与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展现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赞美。
云渺渺,水依依。
人家春树暗,僧舍夕阳微。
扁舟一叶来何处,定有诗人放鹤归烟暝起,雨疏来。
溪树阴都合,岩花湿更开。
安得身闲似鸥鸟,尽情飞去复飞回。
壮游吴楚外,扬舲溯天风。
名山浮紫翠,大江走蛟龙。
历览思超越,毛骨生冰雪。
脱巾漉清湍,举手弄明月。
明月悬青铜,古人难再逢。
牛渚委陈迹,蛾眉敛愁容。
九华舞傞傞,窥见沧溟底。
小孤立亭亭,徘徊女萝里。
流宕鄱湖湄,峦峰愈出奇。
幽深构楼阁,峭绝挂猿狝。
放意恣陶写,援笔洒秋泚。
神怪动窈冥,鱼鸟觉欣喜。
路逢丹丘生,来自赤霞城。
麻姑后飞舄,子晋迭吹笙。
湖光潋滟开,云压蒲萄绿。
狂引黄金罍,啸歌紫芝曲。
左蠡素相得,当湖忽见迎。
扬澜平一掌,中有鼋鼍行。
振衣板鹘巢,扪萝践苔石。
崖气凌空青,松花坠阶白。
举首匡庐下,调笑烟霞间。
屡会复屡往,今往几时还。
丛兰被路蹊,芳草萦涧谷。
长飙和鸣鹤,迸泉惊饮鹿。
须臾面五老,邀我山之阳。
授我长生诀,兼遗洞玄章。
问我从东来,迢遥泛鲸波。
三山得无恙,十洲近如何。
旁招广成子,俯挹山中老。
鲤鱼跃天江,鹓鸾下天沼。
待以青精饭,勺以白玉浆。
乖龙左耳润,吠犬灵苗香。
渴乌渐敛翼,拭目增晚碧。
朵朵金芙蓉,凭虚落胸臆。
西南挺奇异,江湖驰伟观。
披披古兰若,丹垩耀巑岏。
尝闻远法师,坚坐东林下。
还许陶渊明,共结白莲社。
又闻李太白,酷爱香炉峰。
长安卸尘鞅,欲归巢云松。
往事既云远,顾我复来此。
濯泉坐繁阴,下洗巢由耳。
绿发双青童,采芳留我行。
我行欲不行,月高猿夜声。
西山招我游,明日过湖水。
笑隔南浦云,遥谢数君子。
《壮游奉简诸阁老》【明·汪广洋】壮游吴楚外,扬舲溯天风。名山浮紫翠,大江走蛟龙。历览思超越,毛骨生冰雪。脱巾漉清湍,举手弄明月。明月悬青铜,古人难再逢。牛渚委陈迹,蛾眉敛愁容。九华舞傞傞,窥见沧溟底。小孤立亭亭,徘徊女萝里。流宕鄱湖湄,峦峰愈出奇。幽深构楼阁,峭绝挂猿狝。放意恣陶写,援笔洒秋泚。神怪动窈冥,鱼鸟觉欣喜。路逢丹丘生,来自赤霞城。麻姑后飞舄,子晋迭吹笙。湖光潋滟开,云压蒲萄绿。狂引黄金罍,啸歌紫芝曲。左蠡素相得,当湖忽见迎。扬澜平一掌,中有鼋鼍行。振衣板鹘巢,扪萝践苔石。崖气凌空青,松花坠阶白。举首匡庐下,调笑烟霞间。屡会复屡往,今往几时还。丛兰被路蹊,芳草萦涧谷。长飙和鸣鹤,迸泉惊饮鹿。须臾面五老,邀我山之阳。授我长生诀,兼遗洞玄章。问我从东来,迢遥泛鲸波。三山得无恙,十洲近如何。旁招广成子,俯挹山中老。鲤鱼跃天江,鹓鸾下天沼。待以青精饭,勺以白玉浆。乖龙左耳润,吠犬灵苗香。渴乌渐敛翼,拭目增晚碧。朵朵金芙蓉,凭虚落胸臆。西南挺奇异,江湖驰伟观。披披古兰若,丹垩耀巑岏。尝闻远法师,坚坐东林下。还许陶渊明,共结白莲社。又闻李太白,酷爱香炉峰。长安卸尘鞅,欲归巢云松。往事既云远,顾我复来此。濯泉坐繁阴,下洗巢由耳。绿发双青童,采芳留我行。我行欲不行,月高猿夜声。西山招我游,明日过湖水。笑隔南浦云,遥谢数君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4kStG9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