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晨眺秋已极,野意川心俱黯塞。
扶桑倦旭罢朝升,炮车飞布穷天黑。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
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
无端南来重飘发,澎湃竞舟欲断纆。
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
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
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
披衣晨眺秋已极,野意川心俱黯塞。
扶桑倦旭罢朝升,炮车飞布穷天黑。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
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
无端南来重飘发,澎湃竞舟欲断纆。
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
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
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
此诗描绘了一幅晨起观秋景,雨雾弥漫,风急舟迟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披衣晨眺秋已极”,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季节,晨起观景,秋天的气息已至深浓。接着“野意川心俱黯塞”一句,通过“野意”与“川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沉郁而凝重的氛围。扶桑倦旭罢朝升,象征着太阳的无力与退却,与天空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界的压抑与沉闷。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描绘了细雨绵绵,滴落在水面,又穿透窗帘,不肯停歇的情景,表现了雨水的持续与不绝。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则是通过烟雾缭绕的景象,展现出山峦的朦胧与深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无端南来重飘发,澎湃竞舟欲断纆”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风吹乱发,舟行激荡,仿佛要挣断缆绳的场景,体现了自然力的强大与不可抗拒。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则表达了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表达了诗人在此停留已久,时间概念模糊,只能默默计算与强风相遇的次数,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则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的疑问与感叹,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
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
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
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
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
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
挚电摇空,諕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
显仙胎飞舞,五云缭绕,乐声齐举。
春风花开洛阳县,此处与子初相见。
乱离相去五十秋,我鬓星星子皱面。
莫言今日重凄凉,且说当年与华宴。
细腰皓齿供奉欢,金鼎玉盘羞美馔。
尊前贵客觅大书,左右从官催进绢。
一时豪放无检束,人立下风争健羡。
而今此兴竟萧条,但长见江净如练。
寒烟蓑草蓬莱宫,冷月凄风广寒殿。
唤鹰羌郎声似雷,骑马小儿眼如电。
总造无知痴呆子,也逞虚威拈弓箭。
老儒有识何以为?空指云山论文献。
君不闻一从赵高作丞相,吾道凋零如袜线。
我生值数奇,长年但奔走。
风霜苦侵凌,焉得不白首?
前日东阿城,龌龊浑鸡狗。
今朝枣强县,蹐局随人后。
凄凉有谁知,辛苦只自受。
解冻燎枯槁,屏寒贳黄酒。
驱奴问程途,炊粮借刁斗。
休言美其味,且自精其口。
腻垢不能去,面貌殊觉厚。
登顿过村落,不复论妍丑。
或遇短发妪,或见长眉叟。
指点向人言,此地荒凉久。
东住河西使,西古太原守。
高楼对甲第,过眼成林薮。
更有好坟墓,亦复为田亩。
富贵生灭沤,祸福翻覆手。
彼时与此时,视吾何所有?
我听老叟言,感慨欲吐呕。
却羡陶渊明,归纳种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