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域年华久,衰颜泪点新。
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
草绿唯供恨,花红只笑人。
南辕定何日,无地不风尘。
绝域年华久,衰颜泪点新。
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
草绿唯供恨,花红只笑人。
南辕定何日,无地不风尘。
这首《寒食》由宋代诗人朱弁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域,思乡之情难以自抑的情境。
首句“绝域年华久”,开篇即点明诗人远离故土,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接着,“衰颜泪点新”一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因长时间的离别而面容衰老,泪水如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哀愁。
“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诗人每逢此节便会梦回故乡,感受春天的气息,这既是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也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梦境的描绘,诗人的情感更加细腻而强烈。
“草绿唯供恨,花红只笑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绿草和红花在诗人眼中不再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致,而是成为了他心中无法排遣的愁绪和遗憾的象征。这里的“恨”和“笑”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生动。
最后,“南辕定何日,无地不风尘。”诗人面对归乡之路遥不可及的现实,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奈。无论是身处何地,都仿佛笼罩在一片风尘之中,暗示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命运的无常。
整体而言,《寒食》一诗通过对诗人身处异域、思乡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
望断衡门。
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