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赠曾子固》。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曾参(曾子)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赏识和对人品的推崇。
“文章众无有”开篇即点明曾子的才华横溢,但不为世人所知晓。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认可的感慨。紧接着,“水之江汉星之斗”则形象地描绘了曾子才情如江河流淌、光芒四射,如天上的北斗般引人注目。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诗中的"挟才乘气"表明曾子的才能和志向不受外界干扰,而保持着坚定自我。"群儿谤伤均一口"则指出那些嫉妒或不理解之人对待曾子时的态度,均是一副攻击和诽谤的嘴脸。
接下来的“吾语群儿勿谤伤”是诗人对这些人的劝告,不要轻易诽谤伤害他人。"岂有曾子终皇皇"表达了诗人对于曾子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品格和才能将会永远被铭记。
最后,“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则是对那些不识才华、甚至迫害才子的人的讽刺,即使他们身处逆境或最终命运多舛,但历史长河中,他们所做的仍将被世人评说。
整首诗流露出王安石对人才的尊重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也透露了他个人的悲凉情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优秀人物的冷漠态度。
麒麟凤凰不世出,我思美人宁有终。
飘然一去不可挽,徒令四海歌清风。
慷慨范夫子,行高身益穷。
读书白云下,养母青山中。
大布之衣乌角巾,于世不牾亦不同。
时来清江弄明月,潇洒绝似商山翁。
中年徒步谒京国,一鹗矫矫飞南东。
群龙方满朝,怪尔独来晚。
岂无五色线,可补舜华衮。
当时作者杨与虞,倡和往往谐笙竽。
蓝田共拟雪色玉,沧海独携明月珠。
一朝低徊去台阁,骑马南入闽中幕。
幕中三士总知名,江海高风动寥廓。
蹇予束发弄笔时,已解窃写早朝诗。
独怜生晚堕荒僻,每诵制作增涟洏。
峨峨百丈遗灵阜,安得披榛荐卮豆。
兹晨再读海康槁,玉立疏髯恍神觏。
嗟哉老成今不存,筝笛满耳愁喧喧。
百年气运有屯复,月落江南空断魂。
《读范太史诗赋长歌一首以识感慕之私》【明·刘崧】麒麟凤凰不世出,我思美人宁有终。飘然一去不可挽,徒令四海歌清风。慷慨范夫子,行高身益穷。读书白云下,养母青山中。大布之衣乌角巾,于世不牾亦不同。时来清江弄明月,潇洒绝似商山翁。中年徒步谒京国,一鹗矫矫飞南东。群龙方满朝,怪尔独来晚。岂无五色线,可补舜华衮。当时作者杨与虞,倡和往往谐笙竽。蓝田共拟雪色玉,沧海独携明月珠。一朝低徊去台阁,骑马南入闽中幕。幕中三士总知名,江海高风动寥廓。蹇予束发弄笔时,已解窃写早朝诗。独怜生晚堕荒僻,每诵制作增涟洏。峨峨百丈遗灵阜,安得披榛荐卮豆。兹晨再读海康槁,玉立疏髯恍神觏。嗟哉老成今不存,筝笛满耳愁喧喧。百年气运有屯复,月落江南空断魂。
https://shici.929r.com/shici/M2Sg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