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明主值多难,朝市相逢策治安。
止辇求言劳汉帝,诘戎立政想周官。
处囊一遂誇锥脱,投笔千人说剑寒。
六月南师今又老,何年西顾始中宽。
宵衣明主值多难,朝市相逢策治安。
止辇求言劳汉帝,诘戎立政想周官。
处囊一遂誇锥脱,投笔千人说剑寒。
六月南师今又老,何年西顾始中宽。
此诗《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六)》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渡过黄河后,于车上所感所思,以新旧见闻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宵衣明主值多难,朝市相逢策治安”,开篇即点出主题,明君治世虽面临诸多艰难,但朝野上下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君主比作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政治的隐喻。
颔联“止辇求言劳汉帝,诘戎立政想周官”,进一步深化主题。止辇求言,意为汉帝停下马车,亲自听取臣民的意见,体现了君主的谦逊与开放;诘戎立政,则是设想周朝时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军事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敌人的正确策略。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处囊一遂誇锥脱,投笔千人说剑寒”,转而从个人角度出发,描述了自己如同锥子脱囊般,渴望施展才华,却遭遇困境。投笔则象征放弃文职,投身武事,但即使如此,也难以避免内心的寒意。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不甘。
尾联“六月南师今又老,何年西顾始中宽”,将时间线拉长,展望未来。六月南师,可能指古代军队的行动,如今已成往事,而“老”字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英雄迟暮的感慨。何年西顾始中宽,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心中的宽广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期待。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西风初劝新凉味,人情故乡先好。
俊赏山泉,清斋露蔌,差拟吴莼同调。花间梦晓。
尚依约平生,旧时啼鸟。
笑语相携,共承平世两年少。
春华容易过眼,畅秋随分赏,心素才表。
暮雨留尊,重阳趁菊,须觅宜霜林沼。江流未了。
更休说关河,去来残照。但有垆边,岁寒堪共保。
紫箫远。又凤翼飞軿,天风吹转。
洗梦尘清泚,银河水深浅。
人间百感冬温夜,教作良辰看。
渐黄昏、隔水初灯,岁华深院。
妆薄泪痕泫,有印粉窗纱,凝香罗荐。
莫倚高寒,仙帔绀霞卷。
熨怀暗堕金炉烬,漫借笙歌暖。
正销凝、那更檐花怨断。
河桥送人处,都已辞枝。傍岸却自依依。
秾花艳蕊曾随侍,如今不是将离。
重来更知何日,待春风转后,柳便生稊。
暂时去也,便天涯、恁用凄其。
逶迤平沙回望,馀尘渐堆积,疑是成蹊。
可否回思前度,深深荫暍,草绿还迷。
新霜一拂,怎匆匆、便改芳姿。
但徘徊衰草,延缘古道,惆怅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