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馆閟烦歊,蹙蹙思一骋。
叶定风乍稀,蝉鸣昼方永。
西偏梧桐树,疏薄不布影。
移床坐叹息,仰见绣谷岭。
汗滋苦流踝,发短压垂领。
黄葛秋未成,乌帽时一整。
遐思翠竹林,下荫青苔井。
修绠络铜瓶,时来漱清冷。
高馆閟烦歊,蹙蹙思一骋。
叶定风乍稀,蝉鸣昼方永。
西偏梧桐树,疏薄不布影。
移床坐叹息,仰见绣谷岭。
汗滋苦流踝,发短压垂领。
黄葛秋未成,乌帽时一整。
遐思翠竹林,下荫青苔井。
修绠络铜瓶,时来漱清冷。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苦热》描绘了夏日高温下的苦闷与向往清凉之境。首句“高馆閟烦歊”写出了高处的馆舍被酷暑笼罩,接着“蹙蹙思一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对凉爽的渴望。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细节,如“叶定风乍稀”和“蝉鸣昼方永”,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漫长。
“西偏梧桐树,疏薄不布影”暗示了阳光强烈,梧桐树的阴影稀疏,无法带来太多阴凉。诗人坐卧不安,“移床坐叹息”,抬头远望“绣谷岭”,试图借此转移视线,寻找一丝慰藉。炎热使他“汗滋苦流踝”,发短也难以抵挡热气,只能“压垂领”。
“黄葛秋未成”暗指此时并非秋天,炎热未消,诗人戴上乌帽以遮阳,但还需“时一整”,显示出夏日的严酷。他想象着“翠竹林”和“青苔井”的清凉世界,那里“修绠络铜瓶,时来漱清冷”,透露出对清凉水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内心活动,展现了诗人身处苦热环境中的无奈与期待,以及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