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
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
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蜀王赐果十首》中的第八首。通过“利欲颓波挽不回”这句,诗人描绘了在利益与欲望的洪流中,人们难以自拔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人性在诱惑面前的脆弱。接着,“几人沉溺坏灵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指出许多人因此迷失自我,损害了心灵的纯净。
“要明圣道无穷意”表达了对圣人之道的追求和向往,认为理解并实践圣人的教诲能够指引人们走出迷途,找到正确的方向。“须仗贤王不世才”则寄托了对杰出领导者或贤能君主的期待,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凭借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引领社会走向正轨,恢复道德与秩序。
整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如道德沦丧、权力腐败等,并寄寓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道德领袖的呼唤。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方孝孺展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和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
清风林下寺,爱三友联翩,世无能四。
凌波仙子香魂散,此地是谁招此。
万红千紫,惟矾弟梅兄二子。
堪共领岁晚高寒,来成花部新史。
佳人玉洁冰清,纵仿佛肌肤,异香难似。醉吟无次。
花应笑,彼此消融渣滓。春空雁字。
不带到、江南情思。还自笑,今日相看,袁家有姊。
榾㭾炉寒,梅花帐矮,篝灯愁坐更残。
欲眠还起,身已怯吴蚕。
夜静珊珊入竹,依稀听、石上清湲。
遥知道,东皇赋瑞,和气满长安。
明廷多俊彦,清班振鹭,健笔翔鸾。
笑儿女才卑,空占唫坛。
奇绝邹枚赋咏,玉蜍冷、宫袖呵寒。
君知否,玉堂清近,终不似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