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丞相六歌·其四》
《和文丞相六歌·其四》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我忆母氏兮圣善,劳苦家事手生茧。

母后父死十五年,教我育我恩不浅。

我虽贫拙志不屈,清气棱棱秋莹骨。

至今一粟一缕丝,皆是父母流传物。

呜呼四歌兮痛恻恻,皇天后土无终极。

(0)
鉴赏

这首诗《和文丞相六歌(其四)》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

首句“我忆母氏兮圣善”,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母亲的敬仰与怀念。接着,“劳苦家事手生茧”描绘了母亲辛勤劳作的情景,通过“手生茧”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母亲的辛勤付出。接下来,“母后父死十五年,教我育我恩不浅”两句,不仅提到了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独自抚养子女的艰辛,更强调了母亲对其教育与养育之恩的深厚。

“我虽贫拙志不屈,清气棱棱秋莹骨”则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贫困与个人能力的不足,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其内心如同秋天的冰晶般清澈坚定。最后,“至今一粟一缕丝,皆是父母流传物”一句,以具体的事物——粮食与衣物,象征着父母的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至今仍在影响着诗人的人生。

“呜呼四歌兮痛恻恻,皇天后土无终极”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天地间永恒不变的亲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母亲的回忆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追送奎上人还鄞

随缘游上国,兴尽即言行。

今日不辞我,他宵还梦兄。

出山云满橐,归路水兼程。

无奈汀洲畔,春风草又生。

(0)

哀梅麓楼寺丞·其二

道与时人背,多因得所深。

文章千古印,忠孝一生心。

棘冷难承泽,梅残祇在林。

空门翻有泪,断断是知音。

(0)

归来

归来岩下养衰形,日日眠云听瀑声。

但爱一閒堪佚老,翻思万卷是劳生。

人嫌草座麻衣陋,自守芝翁木客盟。

没齿如斯吾事足,更无他事可关情。

(0)

客中

客中春又半,旧隐欲归难。

唯恐伤怀抱,花开不欲看。

(0)

采药径

采药归来迹已陈,真风千古蜕凡尘。

细看旧径青青草,犹是仙人醉里春。

(0)

十二时颂·其十一

人定亥,老鼠此时正无碍。

忽然灯灭寝堂前,床前咬我靸鞋袋。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