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绕蓬堵,烟云净草庐。
何由脱尘鞅,借榻读吾书。
松柏绕蓬堵,烟云净草庐。
何由脱尘鞅,借榻读吾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松柏绕蓬堵,烟云净草庐”两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松柏常被视为坚贞不屈、高洁之士的象征,而蓬堵则是草屋的别称,此处以“蓬堵”与“松柏”并列,更显其环境的清幽与主人品格的高雅。接着,“烟云净草庐”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仿佛连烟云都为这草庐净化,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后两句“何由脱尘鞅,借榻读吾书”,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寻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里的“尘鞅”比喻世俗的羁绊和束缚,而“借榻读吾书”则暗示了诗人对读书、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通过阅读来洗涤心灵,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精神世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白帝司权,炎宫回驭,一叶报秋。
正银河高泻,金风乍扇,冰轮将满,火伞初收。
吴越传芳,斗牛钟秀,间世生贤谁与俦。
那堪更负,过人才气,济世谋猷。
风流花县优游,有善政廉名达郡侯。
鹗书朝荐,泥封暮召,荣登桂籍,平步瀛洲。
歌驻行云,舞翔回雪,寿酒深倾碧玉瓯。
从今愿,愿龄齐鼻祖,名在丹丘。
肥绽梅红,嫩翻荷绿,微凉时起青苹。
人间福艾,都属老人星。
累建高牙大纛,循良治、是处彬彬。
棠阴里,丰碑纪德,仁爱浃生民。
纶巾。
风物里,一筇徒倚,傲睨寰瀛。
况清朝黄发,尤急谘询。
第恐商山芝客,岂容便、蝉蜕功名。
他时看,腰横玉带,朱紫列云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