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微月破黄昏。卷定帘痕。划定炉痕。
春归谁与试温存。春瘦三分。人瘦三分。
柳花桃叶正纷纷。掩了重门。阁了芳樽。
安排怊怅倚罗屏。红字消魂。香字招魂。
一丸微月破黄昏。卷定帘痕。划定炉痕。
春归谁与试温存。春瘦三分。人瘦三分。
柳花桃叶正纷纷。掩了重门。阁了芳樽。
安排怊怅倚罗屏。红字消魂。香字招魂。
这首《一剪梅》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凄美画面。
首句“一丸微月破黄昏”,以“一丸微月”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初升时的朦胧景象,与“破黄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卷定帘痕。划定炉痕。”通过描写窗帘和炉子上的痕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感。
“春归谁与试温存。春瘦三分。人瘦三分。”这几句将春意的消逝与人的离别情感巧妙结合,春日的瘦弱与人的消瘦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柳花桃叶正纷纷。掩了重门。阁了芳樽。”柳花飘落,桃叶纷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场景。紧闭的门户和搁置的酒杯,更加强化了这种离别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安排怊怅倚罗屏。红字消魂。香字招魂。”通过“倚罗屏”的动作和“红字消魂。香字招魂”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后内心的惆怅与思念,红字与香字的使用,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
整体而言,《一剪梅》通过对春日黄昏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