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感秋和陈公望宫谕韵》
《雨中感秋和陈公望宫谕韵》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玉琯凉初应,金壶气转清。

轻飙振寥廓,微雨洒檐楹。

萧飐变庭翠,响答寒螀声。

忽听南归鸿,嗷嗷若为情。

元运有代谢,群动递纷更。

流光能几何,抚景一长鸣。

四十尚无闻,悠悠念吾生。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至理悟玄寂,耽幽葆嘉贞。

聊希广成子,世虑澹无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雨时的深沉思考与感悟。开篇“玉琯凉初应,金壶气转清”以自然界的季节变化起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接着“轻飙振寥廓,微雨洒檐楹”描绘了秋风轻拂、细雨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萧飐变庭翠,响答寒螀声”通过庭中草木的变化和寒蝉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之气。而“忽听南归鸿,嗷嗷若为情”一句,诗人借南飞的大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元运有代谢,群动递纷更”揭示了自然界万物更迭的规律,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流光能几何,抚景一长鸣”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匆匆、岁月易逝的感叹,以及对眼前景象的深深感慨。

“四十尚无闻,悠悠念吾生”是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成就未显的自省,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表达了诗人试图从内心深处寻找平静,摆脱世俗欲望,回归本真生活的愿望。

最后,“至理悟玄寂,耽幽葆嘉贞”意味着诗人通过深入思考,领悟到了宇宙的奥秘与宁静之美,决心在幽静中保持高尚的品德。“聊希广成子,世虑澹无营”则是诗人向往古代高人隐士的生活,希望远离尘世的忧虑,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其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其十一沃亭

红蕖冒绿水,秀色相凌乱。

渔人刺艇来,恐斸荷根断。

(0)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其二

曹溪传去后,白足老空山。

若论心是佛,谁此置禅关。

(0)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其三

老去耽冥寂,秋来常闭关。

还因送客远,夜出虎溪山。

(0)

送玖儿北上并示琰儿·其一

朝来东海气成霞,想见千官候物华。

綵笔欲成三殿赋,青袍贪看五陵花。

中朝谏猎传司马,别墅围棋忆谢家。

云路奋飞堪自惜,勿论吾种邵平瓜。

(0)

张林石几为吕心文赋

琢成山骨似方诸,隐座支颐自有馀。

不遇卞和谁證玉,偶逢王令即留书。

紫藤过雨痕犹渍,碧藓经秋駮未疏。

松下寻仙应有待,平泉醒酒待何如。

(0)

九日谒舜庙

仙驭曾留桂树丛,冠裳肃穆俨升中。

地盘五岭朝衡岳,城阙双流绕閟宫。

蘋藻馨香犹楚俗,山川淳朴有虞风。

严趋正忆群龙会,王气燕台倍郁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