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泮林释奠偶缘摄事遂获充员窃观礼文乐奏之盛不胜欣叹辄成小诗奉呈僚友》
《泮林释奠偶缘摄事遂获充员窃观礼文乐奏之盛不胜欣叹辄成小诗奉呈僚友》全文
宋 / 陈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丁逢上日方中,涓吉修诚荐泮宫。

奠璧采璘诚可格,代庖越俎数徒充。

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

我辈因文须识本,浴沂好咏舞雩风。

(0)
翻译
春天时节恰好是正午时分,涓滴之水诚意献祭泮宫。
洁净的玉璧和美玉献上,真诚足以感动天地,代替主祭虽多有不妥。
八音齐鸣,但东南之地显得略显稀少,一种传统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我们这些读书人应当明白根本,就像在沂水边沐浴后吟咏,在舞雩台上感受风的吹拂。
注释
春丁:春天的雨水。
方中:正午。
涓吉:洁净吉祥。
泮宫:古代学府,此处指学校。
奠璧:祭祀时放置玉璧。
越俎:超越职责,此处指代庖者主持祭祀。
八音:中国古代的八种乐器。
东南少:可能指人才或某种文化在东南地区的稀少。
识本:理解事物的根本。
浴沂: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边洗澡,象征学习与修身。
舞雩风:舞雩台上的风,象征教化与自然的和谐。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陈邕在泮宫(古代学校或教育机构)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春丁逢上日方中",点明了时令和仪式进行的时间——春分这一天,阳光正午。诗人以虔诚之心,"涓吉修诚荐泮宫",表达对知识与文化的敬意。

"奠璧采璘诚可格",描述了祭典中的庄重仪式,用玉璧和美玉象征纯洁与尊贵,希望通过这些礼仪达到感化人心的效果。"代庖越俎数徒充",则暗示自己虽然身份不高,但能参与如此重要之事,感到荣幸且责任重大。

"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赞美了音乐和谐,传统教育的精神代代相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核心价值不变。最后,诗人强调读书人应明白文字的根本意义,"我辈因文须识本",并鼓励大家如孔子弟子般,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浴沂好咏舞雩风",寓教于乐,体现了儒家的教育理念。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对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学术追求的热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教育寓意。

作者介绍

陈邕
朝代:宋

陈邕,安和父,衡山(今属湖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除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校书郎,添差通判江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九。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落花和韵

墙头蛱蝶戏经时,绿萼深深弄影迟。

残月晓风寻去迹,登山临水赋新诗。

可随流水题芳洁,欲共攀条怨别离。

脉脉婵娟悄无语,未知栖燕更依谁。

(0)

由马嵬坡抵武功县宿旅店壁上有陆古山题马嵬坡七绝二首甚佳即依韵作此·其二

惨绿愁红锁碧山,芳魂渺渺几时还。

土花艳绝留香粉,好与佳人永驻颜。

(0)

有怀

天遣征鸿故故迟,谪仙消息杳难知。

自怜顾影思乡日,转忆临岐把袂时。

沽酒破愁嫌少力,赏花添恨惜无姿。

倚楼正复深惆怅,帘外偏闻叫子规。

(0)

饯梅二首·其一

惆怅南枝与北枝,残枝零落诉将离。

梨云路隔难追梦,杏苑春深好寄诗。

人立溪桥风细细,酒醒山店月迟迟。

最关情处君知否,纸帐轻寒索笑时。

(0)

舟中怀弟澹园即录以赠

曾托行踪广德州,秋风湖上又归舟。

检装正苦囊如洗,借箸犹虞事未周。

惜昔韶光难再共,抚今清况竟相侔。

一声鸿雁云天远,唤起新愁与旧愁。

(0)

旅况

云色迷山色,滩声杂雨声。

他乡多胜境,独客触离情。

路远书难到,囊空众尽轻。

凭栏遥望处,乱石自纵横。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