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回暖律解严寒,甚矣吾侯似次山。
拾穗有农田尽辟,诟租无吏户常关。
家于莆积百年爱,帝视闽如千里寰。
欲扫草堂迎小队,钓台只在北溪湾。
唤回暖律解严寒,甚矣吾侯似次山。
拾穗有农田尽辟,诟租无吏户常关。
家于莆积百年爱,帝视闽如千里寰。
欲扫草堂迎小队,钓台只在北溪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开篇“唤回暖律解严寒,甚矣吾侯似次山”两句,以“暖律”比喻春天的到来,温暖的气息融化了冬日的严寒,接着“吾侯似次山”则是说农田里的收成景象宛如次山(古代美好富饶之地)的繁荣。这些形象都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
接下来的“拾穗有农田尽辟,诟租无吏户常关”两句,描述了农民在收获季节忙于拾取谷物,而田地则被完全开垦出来。同时,“诟租无吏户常关”表明没有官府来征税,只有家庭之间的简单交往,这反映出一种脱离繁杂社会的宁静生活。
“家于莆积百年爱,帝视闽如千里寰”两句,则表现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家园比喻为古代美好的莆地,同时皇帝(帝)对待福建(闽)的态度宛如眺望远方的景致,体现出一种敬仰之情。
最后,“欲扫草堂迎小队,钓台只在北溪湾”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想要清扫草堂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友人们,而“钓台只在北溪湾”则可能是在描写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许是一个渔夫的所在,也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宁静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自然生活以及乡土情感的深厚寄托。
伫花阴。系离愁几许,仙格借豪簪。
涕泪家常,宫商国破,英气都付消沈。
忆春草、闲吟自适,羡月满、枝上并栖禽。
密护情同,暗浮香冷,何日重临。
回记去年元夜,有华镫照眼,玉笛吹心。
疏影黄昏,纹窗绿惨,温梦轻徙难寻。
恨空负、林泉旧约,剩螺黛、残粉重千金。
却怨修眉未舒,墨浅愁深。
艳天清福井华香,但唤小名先好。
沁透春心,有春人魂到。江楼弄棹。
定翠勺玉纤亲舀。合注鞋杯,香坟奠取,桃花红笑。
枇杷下秀眉自扫。想韦郎对饮,脸波齐照。
添个笺儿,赛临邛风调。唐家梦杳。
借诗约,醉它遗老。却恐休庵,微之一样,通身酥了。
僧粥炊香,宫梅含笑,小红乍吐新萼。
微雨黄昏,奇■青峭,楚兰遥订诗约。
岁华催晚,梦犹在、樨香小酌。
白头吟社,三叠阳关,水边楼阁。
夜寒一寸冬心,今到尧年,月明仙鹤。
如此生涯,大难来日,吹浪江豚还作。
数枝篁翠,好拳住、宣和冻雀。
万松深处,云水孤僧,一庵无著。
乌飞三匝绕,鹪寄一枝安。归来沧海上,且偷闲。
光阴电驶,腊粥接春盘。
幸有高堂寿,红颊青瞳,居然陆地神仙。
把莱衣愿换貂蝉。此乐胜生天。
南陔诗可诵,补编残。龙华会上,迦叶与阿难。
况有真仙护,今宵此地,便同蕊阙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