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习已空摩诘袂,苦寒聊解拾遗裘。
梅花已负先驱弩,竹叶随牵下濑舟。
门外有谁惊剥啄,林间何处叫钩辀。
诗人莫费雕肝肾,付与晴窗茗碗休。
结习已空摩诘袂,苦寒聊解拾遗裘。
梅花已负先驱弩,竹叶随牵下濑舟。
门外有谁惊剥啄,林间何处叫钩辀。
诗人莫费雕肝肾,付与晴窗茗碗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春晴(其二)》,主要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心境。首句“结习已空摩诘袂”暗指诗人已经超脱世俗,如同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般心境淡泊。次句“苦寒聊解拾遗裘”则表达了在春寒料峭中,诗人以拾得的旧衣物御寒,流露出一种随和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梅花已负先驱弩”,梅花作为报春使者,诗人却说它未能及时开放,暗示了春来之迟;“竹叶随牵下濑舟”则描绘了竹叶随着溪水漂流,预示着春水初涨的景象。接下来两句“门外有谁惊剥啄,林间何处叫钩辀”,通过鸟鸣声,描绘出春天生机盎然的环境,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最后两句“诗人莫费雕肝肾,付与晴窗茗碗休”,诗人劝告自己或读者不必过于刻意追求诗歌的精雕细琢,只需在晴朗的窗前品茗,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