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入诸侯幕,今年才访仙人鹤。
地上人乘天上云,此身知到三层阁。
江汉无声古水流,波澜不动春山幽。
遥岚远翠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
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
梅花吹罢柳条生,玉笛一声青未了。
楚客登高望故乡,遥看一线明潇湘。
忽闻万里叫鸿鹄,归心顿欲过衡阳。
登楼也识非吾土,题诗何必忘吾语。
崔郎自古我自今,捶碎空拳终不武。
少年五度泛晴川,曾吟七字追狂仙。
山光水色只如此,兴会大似非从前。
陈刘邺下两才士,员尚难中贵公子。
倚楼相与对青波,翩?一鹤凌空起。
前年我入诸侯幕,今年才访仙人鹤。
地上人乘天上云,此身知到三层阁。
江汉无声古水流,波澜不动春山幽。
遥岚远翠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
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
梅花吹罢柳条生,玉笛一声青未了。
楚客登高望故乡,遥看一线明潇湘。
忽闻万里叫鸿鹄,归心顿欲过衡阳。
登楼也识非吾土,题诗何必忘吾语。
崔郎自古我自今,捶碎空拳终不武。
少年五度泛晴川,曾吟七字追狂仙。
山光水色只如此,兴会大似非从前。
陈刘邺下两才士,员尚难中贵公子。
倚楼相与对青波,翩?一鹤凌空起。
这首清代诗人郑献甫的《登黄鹤楼》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联“前年我入诸侯幕,今年才访仙人鹤”展现了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方得登楼赏景的感慨。接着,“地上人乘天上云,此身知到三层阁”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
“江汉无声古水流,波澜不动春山幽”描绘了江汉静谧而春意盎然的景象,山峦静美如画。“遥岚远翠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则以动态的手法,写出了云雾缭绕的仙境之感。
“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表现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中的忘我之情,即使春寒料峭,也无损欣赏春天的兴致。“梅花吹罢柳条生,玉笛一声青未了”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出时光流转的诗意。
“楚客登高望故乡,遥看一线明潇湘”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听到雁鸣,勾起了归乡之心。“登楼也识非吾土,题诗何必忘吾语”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自己诗歌风格的坚持。
最后,“崔郎自古我自今,捶碎空拳终不武”以崔嵬自比,表示自己虽无显赫地位,但志向坚定,不以武力取胜。“少年五度泛晴川,曾吟七字追狂仙”回忆了年轻时的游历和诗才,感叹如今山水依旧,但心境有所不同。
整首诗以登楼为线索,融个人经历、景色描绘和情感抒发于一体,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