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皆消意,清游自不孤。
尘途淹岁月,客思渺江湖。
丽句裁芳蕙,清斋供野蒲。
一龛饶水竹,端合老潜夫。
远近皆消意,清游自不孤。
尘途淹岁月,客思渺江湖。
丽句裁芳蕙,清斋供野蒲。
一龛饶水竹,端合老潜夫。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丘民部谦之招游崇善寺得湖字》描绘了诗人游历崇善寺时的心境和所见景色。首句“远近皆消意”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灵得到放松的感觉,仿佛周围的喧嚣都消失不见。接着,“清游自不孤”强调了诗人独自游览的清净与惬意,即使无伴,内心也不觉孤独。
“尘途淹岁月”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岁月在忙碌的尘世中流逝,而“客思渺江湖”则透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思,他的思绪飘向远方的江湖,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丽句裁芳蕙”赞美了崇善寺环境的优美,用诗句如裁剪的芳蕙般精致,展现了寺庙的诗意氛围。而“清斋供野蒲”则描绘了简朴而自然的斋食,增添了僧侣生活的质朴气息。
最后两句“一龛饶水竹,端合老潜夫”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山水环绕的生活方式的认同,认为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像自己这样想过淡泊生活的人,即“潜夫”,暗指隐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崇善寺的清幽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
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
结庐人在山深处,万壑千岩风雨。朝复暮。
甚不管、堂堂背我青春去。高情自许。
似野鹤孤云,江鸥远水,此兴有谁阻。
功名事,休叹儒冠多误。韩颠彭蹶无数。
一溪隔断桃源路,只有人家鸡黍。歌且舞。
更不住、醉中时出烟霞语。暂来樵斧。
贪看两争棋,人閒不道,俯仰成今古。
有书来问讯,算忘了,若耶溪。
想命被文魔,情因酒困,心为花迷。东西。
百年过半,玉堂人、久矣隔云泥。
锦树莺嘲蝶弄,翠萝鹤怨猿啼。凄凄。江远暮山低。
梅屋□幽栖。喜陶公无钱,坡公不饮,庄子无妻。
玻璃。碧湖秋水,为几声、渔唱住苏堤。
白发老将至矣,青山归去来兮。
鹤汝前来,与余相从,近乎一年。
每座隅举目,看挥大字,窗前侧耳,听诵佳篇。
月白风清,天高露下,不肯飞腾亦可怜。
鸡群里,见雪衣丹顶,空自昂然。星郎明日南迁。
待送上秋风千里船。
莫因其所好,乘轩受禄,启其所欲,学道升仙。
渠是而今,经纶大手,早取徵书下日边。
长鸣罢,似知余雅意,两翅翩翩。
四海交亲,别离尽多,会合最难。
见西溪老子,情怀乐易,柳溪公子,风度高闲。
铁石心肠,风霜面目,更著中朝霍与韩。
知音者,有颐轩待御,收拾清欢。不才自顾何颜。
也置在诸公酬酢间。
似蒹葭倚依,琼林玉树,萧蒿隐映,春蕙秋兰。
南北乌台,当时年少,双鬓而今半欲斑。
明朝去,向德星多处,遥望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