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动春城,噰噰旅雁鸣。
上林花送影,边地雨连声。
万里还家国,千行结弟兄。
晋阳今夜客,闻尔独伤情。
鼓角动春城,噰噰旅雁鸣。
上林花送影,边地雨连声。
万里还家国,千行结弟兄。
晋阳今夜客,闻尔独伤情。
这首《春夜闻笛》由明代诗人浦源所作,描绘了春夜中笛声与自然景象交织的意境,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首句“鼓角动春城”,以“鼓角”象征军营中的号令,与“春城”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季节和氛围。接着“噰噰旅雁鸣”,通过雁群的鸣叫,营造出一种远行与归途的意象,引出下文的思乡主题。
“上林花送影”一句,将花影与上林(皇家园林)联系起来,不仅描绘了春日里花朵盛开的美景,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边地雨连声”则将视线转向边疆,通过连续不断的雨声,渲染出边塞特有的凄凉与孤寂。
“万里还家国,千行结弟兄”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辽阔的天地间,诗人渴望回到自己的国家,与亲人团聚,这种情感在“万里”与“千行”的对比中显得尤为强烈。
最后,“晋阳今夜客,闻尔独伤情”将视角收束于个人,点明了诗人此刻的身份——晋阳之夜的过客。在这样的时刻,听到笛声,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哀愁。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
综上所述,《春夜闻笛》通过描绘春夜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绪,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听觉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