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庆祝图景。开篇“上林珍木暗池台”,设定了一个幽深宁静的自然环境,上林指的是上等的森林,而珍木暗示着这里树木稀奇而又郁郁葱葱,暗池台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古雅的氛围。
接下来的“蜀产吴包万里来”,蜀产指的是四川出产的物品,而吴包则是江南一带的特产。诗人提到这些远道而来的珍奇,展现了当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也强调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盛大与热闹。
“不独盘中见卢橘”,这里的卢橘可能是指一种精致的小食品,或许是用来比喻端午节特有的粽子。诗人通过这句话,说明节日期间人们享用的不仅仅是盘中的美食,更有其他的乐趣。
最后“时于粽里得杨梅”,粽是一种在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杨梅则是一种带酸味的水果。诗人提到从粽子中发现杨梅,可能是在比喻端午节不仅有粽子的传统美食,还有其他惊喜等待人们去探索和享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物产交流和节日习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端午节图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苏轼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