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0)
注释
上林:皇家园林。
珍木:珍贵的树木。
暗池台:隐蔽的池塘和平台。
蜀产:蜀地(四川)的产品。
吴包:吴地(江苏一带)的包裹。
卢橘:古代南方的柑橘品种。
粽里:粽子里面。
杨梅:一种水果。
翻译
皇家园林中的珍贵树木和池塘边的美景,来自蜀地和吴地的千里迢迢。
不只是餐桌上能看到来自卢橘的美味,偶尔在粽子中也能尝到杨梅的酸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庆祝图景。开篇“上林珍木暗池台”,设定了一个幽深宁静的自然环境,上林指的是上等的森林,而珍木暗示着这里树木稀奇而又郁郁葱葱,暗池台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古雅的氛围。

接下来的“蜀产吴包万里来”,蜀产指的是四川出产的物品,而吴包则是江南一带的特产。诗人提到这些远道而来的珍奇,展现了当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也强调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盛大与热闹。

“不独盘中见卢橘”,这里的卢橘可能是指一种精致的小食品,或许是用来比喻端午节特有的粽子。诗人通过这句话,说明节日期间人们享用的不仅仅是盘中的美食,更有其他的乐趣。

最后“时于粽里得杨梅”,粽是一种在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杨梅则是一种带酸味的水果。诗人提到从粽子中发现杨梅,可能是在比喻端午节不仅有粽子的传统美食,还有其他惊喜等待人们去探索和享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物产交流和节日习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端午节图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苏轼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集字联

契古风流春不老;怀人天气日初长。

(0)

九龙将军庙联

倚树论功名,爽籁流声清涧壑;

在田占利用,甘膏洒润普桑麻。

(0)

玉芙蓉

连谱桐君叶并封,分支香国隶芙蓉。

不从江上迎秋老,自向闺中比玉容。

紫苑高低风细细,蕊宫只尺雾重重。

花间宜度倾杯乐,乱芷繁葩下酒浓。

(0)

广顺末京师谶

小儿剃元首。

(0)

邓尉探梅

探梅来邓尉,十里万株斜。

瘦影竞凌雪,微香渐吐花。

寻僧过古寺,沽酒问山家。

更上崇台望,烟波到眼赊。

(0)

感怀二首·其一

少小相亲意气投,芳踪喜共渭阳留。

剧怜窗下撕磨惯,难忘镫前笑语柔。

生许相依原有愿,死期入梦竟无繇。

黄家山里冬青树,一道花墙万古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