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不我贷,青山亦世情。
斧斤借羡力,遂易当时名。
吹箫人可想,有念应难平。
从兹定相忘,那更随戏成。
松门插天半,竹径梳晶荧。
所期茅茨永,丹碧岂愿营。
含悽振落日,拊事悲颓龄。
吾生傥与归,境界滋光明。
白发不我贷,青山亦世情。
斧斤借羡力,遂易当时名。
吹箫人可想,有念应难平。
从兹定相忘,那更随戏成。
松门插天半,竹径梳晶荧。
所期茅茨永,丹碧岂愿营。
含悽振落日,拊事悲颓龄。
吾生傥与归,境界滋光明。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玉箫庵今名天圣庵》。诗中描绘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首句“白发不我贷,青山亦世情”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无情,白发生长的无奈,同时也感叹青山也似乎承载着世间的情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接着“斧斤借羡力,遂易当时名”则通过比喻,说明了时光的流转使得曾经的荣耀或名声变得不再重要,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
“吹箫人可想,有念应难平”一句,诗人想象着吹箫之人,心中充满了难以平复的思念,可能是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接下来“从兹定相忘,那更随戏成”表达了诗人决心放下过往,不再为过去的得失而困扰,选择一种更加洒脱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松门插天半,竹径梳晶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松树高耸入云,竹林间光线闪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理想,“所期茅茨永,丹碧岂愿营”,希望过着简朴的生活,远离繁华与功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含悽振落日,拊事悲颓龄”表达了诗人面对夕阳西下,时光流逝的感伤,同时对年华老去感到悲哀。然而,“吾生傥与归,境界滋光明”又展现出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即使生命终将结束,但内心的世界依然可以充满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穷山岁晚满烟雨,欣逢支公会心侣。
斲诗已度曹刘前,谈玄复恃殽函固。
寒厅夜寂斗正横,衰怀径协沧洲趣。
新章顿挫兵出奇,遥随归雁下烟渚。
胸中书传要扶疏,笔端联翩将脱兔。
渊渊挝就渔阳掺,遽作回帆听鸣鼓。
明窗试玩老髯语,黄鹄看君响长阜。
山阴傲吏有僧珍,水镜湛然当见许。
经春十日雨,却扫门无车。
伏枕梦鸣毂,淙琤行溜渠。
端坐发深省,妙香浮素裾。
盥濯披陈编,讽诵临前除。
陈编为何谁,漆园傲吏书。
奇辞通諔诡,空语极虚无。
得意荣辱境,脱身忧患馀。
胸中灌顶句,身上如意珠。
逍遥有妙处,领略归一途。
尘影阅千世,风波连九区。
投足寄其间,鼎鼎一何愚。
傥同蓬蒿鴳,勿笑溟海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