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有过伯禽笞,圣惠能新日自奇。
王道既成何所感,越裳呈瑞凤来仪。
成王有过伯禽笞,圣惠能新日自奇。
王道既成何所感,越裳呈瑞凤来仪。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君主形象,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德行与威仪。"成王有过伯禽笞",这里的“伯禽”通常指的是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以其仁德著称,而“笞”则是一种用来打击或教训的手段。在此处,诗人通过成王对待伯禽的方式,表达了成王宽厚的品质和治理国家的智慧。
"圣惠能新日自奇"一句,强调了君主圣明与仁慈的品质,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使得每一天都有新的奇迹出现。这里的“奇”字表达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美好。
"王道既成何所感"这句话,则是在说当国家大治(即“王道既成”)之后,人们普遍感到满足和安稳,没有了什么不满或忧虑。这种境界是古代儒家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最后一句"越裳呈瑞凤来仪",则是在形容君主的威仪与祥瑞之气。这里的“越裳”指的是华美的衣装,“呈瑞凤”则是指展现了吉祥的凤鸟,而“来仪”则表明这些都是因为君主德行而自然出现的礼节。
整首诗通过对成王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状态,其中蕴含着儒家思想对于君臣关系、国家治理以及理想社会的美好展望。
城头梅树花初发,每到花前忆剡中。
白水碧山应不少,与谁携手过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