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雉振朝声,飞来表太平。
楚郊疑凤出,陈宝若鸡鸣。
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冀君看饮啄,耿介独含情。
白雉振朝声,飞来表太平。
楚郊疑凤出,陈宝若鸡鸣。
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冀君看饮啄,耿介独含情。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祥瑞的景象,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首句“白雉振朝声”中的“白雉”,即白鹤,是古代吉祥鸟类之一,常用以象征吉庆之兆;“飞来表太平”则直言其意味着国家太平无事。
次句“楚郊疑凤出,陈宝若鸡鸣”中的“楚郊”,可能指的是楚地的郊野;“疑凤出”则是对传说中凤鸟出现时景象之美好的一种想象,凤鸟在中国文化中也是吉祥动物之一,象征着和平与繁荣;“陈宝若鸡鸣”中的“陈宝”,可能指的是展现珍宝,而“若鸡鸣”则是比喻朝代的太平景象,如同清晨鸡鸣一般自然而然。
第三句“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中,“童子怀仁至”表现了孩子们心怀仁善,纯真无邪;“中郎作赋成”则可能是指某位官员(中郎)完成了一篇赞美太平盛世的诗文。
最后两句“冀君看饮啄,耿介独含情”中,“冀君看饮啄”,这里的“冀君”可能是对一位尊贵者的称呼,“看饮啄”则是形容其在享受太平时光的闲适之情;“耿介独含情”中的“耿介”,可能是一种美好的品格或特质,而“独含情”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祥瑞景象的独自感怀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吉祥的动物和物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和谐美好的赞美之情。
帝乡何处是,歧路空垂泣。
楚思愁暮多,川程带潮急。
潮归人不归,独向空塘立。
江湖同避地,分首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惊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深宜共醉,时难忍相违。
何事随阳雁,汀洲忽背飞。
看君发原隰,驷牡志皇皇。
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兖岁仍荒。
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新知行宋远,相望隔淮长。
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