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为□书掷,门因远俗扃。
春风何处入,庭草夜来青。
金为□书掷,门因远俗扃。
春风何处入,庭草夜来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首句“金为□书掷”,以“金”字开头,暗示了富贵或珍贵之物,但紧接着的“书掷”二字,似乎在暗示着某种放弃或不拘泥于物质的追求,形成一种对比。这里的“□”可能是个错别字或留白,需要上下文来补全其意。
“门因远俗扃”一句,通过“远俗”二字,展现了远离尘嚣、追求清静的生活态度。门被关闭,象征着诗人与世俗的隔绝,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独立。
“春风何处入,庭草夜来青。”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生机的氛围。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却在这里显得有些难以捉摸,仿佛它只能在夜晚悄悄地、不经意间进入庭院,给那夜来青的庭草带来生命的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生机,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自然美的向往。
红锦旧同心。
西池上、曾与系青禽。
记山水写情,秋桐促轸,鸳鸯萦恨,春绣停针。
常叹好风妨画扇,明月坠瑶簪。
短梦易残,一声长笛,新愁无限,何处孤砧。
香奁依然在,但鸾镜、孤影渺渺难寻。
雨后胭脂,应想粉蚀尘侵。
怅去帆渐杳,鱼鳞浪浅,远笺难寄,鸿尾云深。
回首高楼,不堪烟雨平林。
风柳吹残醉,推枕梦便难寻。
小院静,曲屏深。
翦不断轻阴。
新蚕乍扫鹅毛细,纤手镂叶如针。
又负了,赏花心。
听高树鸣禽。
千金。
嗟难买,飘红坠粉,怕容易、愁痕暗侵。
但惜取、婵娟好在,任千里、杳杳鸿迷,渺渺鱼沈。
相如未老,尽把衷肠,分付瑶琴。
中酒情怀,怨春羞见桃花面。
王孙别去草萋萋,十里青如染。
不恨梨云梦远。
恨只恨、盟深交浅。
一般孤闷,两下相思,黄昏依黯。
楼依斜阳,翠鸾不到音书远。
绿窗空对绣鸳鸯,□缕凭谁翦。
知在新亭旧院。
杜鹃啼、东风意懒。
便归来後,也过清明,花飞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