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客在边城夜晚的孤独与愁苦之情。开篇“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故土的无尽眷恋。在这片刻,边城的夜空之高似乎也在映照着他的孤独与寂寞。
接着“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一句,则用了海气与江涛来形容那份广阔无垠的情感。这里的“野楼”可能指的是边城的一处高台之类的地方,从那里望去,周围环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大海一般辽阔,而白鹭在空中飞翔,其姿态宛如江上的波涛,增添了一份苍茫与自由。
诗人接着写道“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这里的“结绶”是指古代官员佩戴的饰物,而“承冠”则可能是在形容诗人的头顶之物。诗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沉浮与劳顿,以及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哀叹。
至于“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自喻。似乎他有着想要一飞冲天、逃离现实困境的愿望,但又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如同那只弱小的翅膀和轻巧的小船,充满了无奈。
最后,“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则表达了一种对音乐的依赖,以及通过艺术来缓解心中的忧愁。诗人在这里用“阳春曲”作为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承认了自己目前处境的艰辛与劳累,内心的忧虑如同被不断地代替和积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城夜景的描写,以及对旅客心理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远方故土的无限眷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之情。
暮春三月,东征孔棘。方伯维之,饷馈有绎。
四月之夏,柘林为逆。薄于城下,民罹其贼。
脂民肝骨,远迩躅踯。峨峨大舰,烧焚靡孑。
方伯图之,毕举群策。以佐元老,驱除荡涤。
是底嘉绩,危城以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