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儿去日口仍黄,苴杖扶来七尺强。
优孟衣冠如可学,寝丘遗泽未应荒。
佳儿去日口仍黄,苴杖扶来七尺强。
优孟衣冠如可学,寝丘遗泽未应荒。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首句“佳儿去日口仍黄”,描绘了逝者生前的慈爱形象,即使在离世前,依然关心着自己的孩子,以“口仍黄”暗示了对子女的牵挂与不舍。接着,“苴杖扶来七尺强”则通过描述逝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即使在年老体弱时,也依然坚强地生活。
“优孟衣冠如可学”,这里引用了优孟的故事,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演员,以其善模仿而闻名。诗人在这里借用了优孟的故事,表达了希望学习逝者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的愿望,寓意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最后一句“寝丘遗泽未应荒”,“寝丘”原指孔子的墓地,此处借指逝者留下的精神遗产。这句话意味着逝者虽然离世,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不应被遗忘或荒废,而是应该被传承下去,继续影响和启迪后来的人们。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与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之愿。
高筑邺城台,遥望西陵木。
霸业已成尘,欢娱犹未足。
穗帐罥秋霜,美人闭金屋。
舞筵映月偏,歌梁倚风续。
翠华杳不来,仙容枉如玉。
岂不惜罗襦,半接垂珠哭。
妾身本是轻,无乃君恩促。
逝水何时回,惆怅漳河曲。
解缆沧州日,风尘犹帝乡。
荡漾河中鸟,惊舟忽飞翔。
鹊噪高柳巅,绕树低复昂。
有客日边来,疾呼招余航。
九天饶雨露,擢宪肃风霜。
犬马沐恩私,喜惧集中肠。
行年始强仕,鬓发忽既苍。
薄劣惭昔贤,勋业殊渺茫。
砺此金石贞,挹彼芝兰芳。
涓流赴东海,积篑培大行。
无裨高与深,冀以道自臧。
愿言志无违,行矣濯沧浪。
层楼缥缈可餐霞,历历江山入望赊。
路绕烟村真似画,天连云树浩无涯。
重重接宇馀千户,袅袅炊烟见几家。
暂喜登高舒远眺,却怜憔悴度年华。
晴空澹虚碧,寥廓净氛埃。
倏忽弥轮合,珠光漫昭回。
杳霭丹青迥,参差图画开。
巃嵷屼层巘,缥缈叠楼台。
花葩驻华盖,鸾鹤翥蓬莱。
虞廷和歌远,王母香车回。
舒捲苍梧野,荟蔚南山隈。
翔凤衔五色,从龙泽九垓。
氤氲腾郁郁,宇宙何恢恢。
杖藜无不可,古往同今来。
须臾纷变幻,蜉蝣万劫灰。
太虚一片度,尧舜何有哉。
睇此无心物,我姑酌金罍。
閒情寄遥汉,行歌独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