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全文
宋 / 李涛   形式: 古风

登高丘,望远海,万里长城今何在。

坐使神州竟陆沉,夷甫诸人合菹醢。

望远海,登高丘。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归枕蓬莱漱弱水,大观宇宙真蜉蝣。

(0)
注释
登高丘:登上高山。
望远海:眺望远方的大海。
万里长城:古代中国的伟大防御工程。
陆沉:比喻国家衰败。
夷甫:西晋名士王衍的字,这里代指权贵或无能之人。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弱水:神话中的河流,据说饮其水可以长生。
大观:宏大的景象。
真蜉蝣:比喻人生短暂如蜉蝣。
翻译
登上高山眺望远方的大海,万里长城如今在哪里呢?
坐视神州竟然衰败沉沦,那些夷甫之流应当遭受剁成肉酱的命运。
再次眺望远方的大海,再次登上高山。
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虑,不了解我的人问我有何所求。
回到蓬莱枕着仙岛,漱口弱水,感叹宇宙广大,我们如同微小的蜉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丘,眺望远方大海的情景。开篇即以"万里长城今何在"一问,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坐使神州竟陆沉"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天下盛衰的忧虑,而"夷甫诸人合菹醢"则透露出一种世事混沌、民生多难的情形。

再次重申"望远海,登高丘",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强调,更是在心理上对远方和高度的一种向往。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两句得到了深刻的表达。这里的"知我者"与"不知我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最后两句"归枕蓬莱漱弱水,大观宇宙真蜉蝣"则是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精神寄托。"归枕蓬莱"是对仙境、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而"大观宇宙真蜉蝣"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渺小与宇宙广阔的深刻认识,显示出诗人超脱尘世、达观天命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宇宙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涛
朝代:唐   籍贯:长沙(今属湖南)

生卒年不详。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猜你喜欢

冬夜偶成·其一

隆冬何必辟寒犀,惟有苍颜性不迷。

玉律回环新故接,釭花夜永卷中题。

(0)

五十三年冬至斋戒作

姤复生生已浑同,不因小往大来中。

箫韶如在精诚致,钟鼓云乎礼乐崇。

日月无私能广运,圣贤有教佐天功。

老年岂惜衰残力,强欲躬行尽㓗衷。

(0)

兰菊图

尺楮绘秋容,搜寻墨淡浓。

丹青偏绰约,锦绣杂䒠茸。

意运含毫手,神生应矩胸。

自分枝向背,形影入芳踪。

(0)

咏夏·其二

信风已尽接朱明,长养舂容草木亨。

漱露调冰消暑气,何如心静则神清。

(0)

冬至日抵西安遥祝皇太后万寿

葭管初回日景长,西秦行幸抵披香。

愿将唐句南山寿,遥捧蓬莱万里觞。

(0)

每时届炎暑即赴口外掖辇视膳朝夕温凊自初夏皇太后偶尔违和故不至此清凉之境因咏怀一首敬书于箑头恭进以接清风而舒远慕之微悃而已

遥想京中暑气阑,犹思上苑有冰纨。

山庄咫尺何曾远,欲进瑶池一笑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