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何纷然,各竞芳菲时。
一夕下霜霰,憔悴无故姿。
严严司徒府,后圃殊逦迤。
而于岁寒日,挺此万竹枝。
群芳尽摇落,兹物独见奇。
密叶既不凋,劲节亦不移。
一径入深处,横桥夹清池。
池亭昼虚敞,宴坐生寒飔。
清影落四檐,静与秀色宜。
适契君子节,贞固老不衰。
为取亭中琴,弦我晚翠诗。
花木何纷然,各竞芳菲时。
一夕下霜霰,憔悴无故姿。
严严司徒府,后圃殊逦迤。
而于岁寒日,挺此万竹枝。
群芳尽摇落,兹物独见奇。
密叶既不凋,劲节亦不移。
一径入深处,横桥夹清池。
池亭昼虚敞,宴坐生寒飔。
清影落四檐,静与秀色宜。
适契君子节,贞固老不衰。
为取亭中琴,弦我晚翠诗。
这首诗描绘了晚翠亭内竹子在冬日里的坚韧与美丽,以及其与君子之节的契合。诗人通过对比群芳的凋零与竹子的不移,展现了竹子在岁末依然保持其青翠与挺拔的姿态,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品质。诗中的“密叶既不凋,劲节亦不移”直接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而“清影落四檐,静与秀色宜”则描绘了竹子在清幽环境下的宁静之美。最后,“适契君子节,贞固老不衰”表达了竹子与君子之节的共鸣,强调了其持久不变的品格。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严冬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