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桑枝上听鸣鸠,晓起提筐上翠畴。
借问谁家春梦好,半窗红日未梳头。
柔桑枝上听鸣鸠,晓起提筐上翠畴。
借问谁家春梦好,半窗红日未梳头。
这首清代诗人熊琏的《村女》描绘了一幅乡村清晨的宁静画面。首句“柔桑枝上听鸣鸠”以轻柔的桑树枝头鸟鸣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恬静氛围。次句“晓起提筐上翠畴”则展现了村姑早起劳作的情景,翠畴(青翠的田地)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借问谁家春梦好”,通过设问的方式,引人遐想,可能是在暗示村中某户人家女子在春光中沉醉于美梦,生活惬意而富有诗意。最后一句“半窗红日未梳头”,进一步描绘了这女子慵懒而美好的形象,红日初升,她还未起床梳妆,流露出一种未经世故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村姑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形象,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昔见山阳盛,气象吞淮壖。
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
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
户口莽凋弊,庐里储橐鞬。
济师有虎臣,隔岸威腥膻。
翠华江梅上,玉阙风尘边。
未至重慨叹,荒城委苍烟。
貔貅过江南,狐兔游城颠。
余民如惊鹿,菜色惨不鲜。
呼之莫肯留,犹意虏所专。
三过乃三变,感时良泫然。
二赵忠益高,仲车魂尚贤。
欲吊寂无所,淮月空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