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木兰花·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情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微妙情感变化,展现了春光易逝、青春无奈的主题。
首句“小颦若解愁春暮”,以女子轻蹙眉头的娇态,暗示她对春光将逝的敏感和忧郁。次句“一笑留春春也住”则通过她的笑容,传达出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愿望。接下来,“晚红初减谢池花”描绘了花朵逐渐凋零的景象,而“新翠已遮琼苑路”则暗示春草茂盛,遮掩了往常游玩的路径,暗寓时光变迁。
“湔裙曲水曾相遇”回忆起与心上人在溪边浣洗衣裙的温馨场景,然而“挽断罗巾容易去”又暗示这段美好记忆的轻易消逝。最后两句“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以泪水如断线珍珠般落下,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哀愁,因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找到心灵的交汇点。
整首词以女子的细微情绪变化为线索,通过春景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女子对青春流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爱情无望的惆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