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其二》
《木兰花·其二》全文
宋 / 晏几道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0)
翻译
她轻蹙眉头仿佛能解开春日的哀愁,一个微笑就能留住春天的脚步。
晚开的红花渐渐减少,像谢池的花朵凋零,新绿的草木已遮蔽了琼苑的小径。
曾在弯曲的溪边清洗裙子时与你相遇,轻易地拉扯着罗巾离去却难以割舍。
泪水如断线的珍珠,一行行落下,最后却发现心中无处寄托这份情感。
注释
小颦:轻蹙眉头。
愁:哀愁。
春暮:春天即将结束。
一笑:微笑。
晚红:晚开的红花。
谢池花:凋零的花朵。
新翠:新绿的草木。
琼苑路:琼苑的小径。
湔裙曲水:在弯曲的溪边洗裙。
挽断:拉扯。
罗巾:手帕。
啼珠:泪水如珠。
毕竟:最终。
心情:内心的情感。
无会处:无处寄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木兰花·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情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微妙情感变化,展现了春光易逝、青春无奈的主题。

首句“小颦若解愁春暮”,以女子轻蹙眉头的娇态,暗示她对春光将逝的敏感和忧郁。次句“一笑留春春也住”则通过她的笑容,传达出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愿望。接下来,“晚红初减谢池花”描绘了花朵逐渐凋零的景象,而“新翠已遮琼苑路”则暗示春草茂盛,遮掩了往常游玩的路径,暗寓时光变迁。

“湔裙曲水曾相遇”回忆起与心上人在溪边浣洗衣裙的温馨场景,然而“挽断罗巾容易去”又暗示这段美好记忆的轻易消逝。最后两句“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以泪水如断线珍珠般落下,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哀愁,因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找到心灵的交汇点。

整首词以女子的细微情绪变化为线索,通过春景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女子对青春流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爱情无望的惆怅。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朝代:宋   字:叔原   号:小山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生辰:1038年5月29日—1110年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