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穆敬甫舟中作》
《同穆敬甫舟中作》全文
明 / 石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回首云深蓟北台,不缘五斗赋归来。

江湖我适扁舟兴,廊庙君终济世材。

寒色侵人乡梦断,涛声入夜锦帆开。

平生击楫成何事,起向灯前歌莫哀。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石星所作,名为《同穆敬甫舟中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舟中的场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

首联“回首云深蓟北台,不缘五斗赋归来”,诗人回望过去,想象着在遥远的蓟北,那云雾缭绕的高山台地,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这里“五斗”借用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无欲无求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颔联“江湖我适扁舟兴,廊庙君终济世材”,诗人自述自己如同在江湖上漂泊的扁舟,随波逐流,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对友人则寄予厚望,认为他终将能像廊庙中的栋梁之材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颈联“寒色侵人乡梦断,涛声入夜锦帆开”,描绘了一幅夜晚舟行江上的景象。寒风凛冽,仿佛连梦境也被打断,但夜色中传来涛声,却让人心潮澎湃,仿佛锦帆在夜色中缓缓展开,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启航。

尾联“平生击楫成何事,起向灯前歌莫哀”,诗人回顾一生,虽然有过壮志未酬的遗憾,但并不因此而哀伤。他选择在灯前高歌,表达出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友情和理想的颂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石星
朝代:明

石星 (1537年—1599年),字拱辰,号东泉。大名府东明县石家井村(今山东省东明县解放街仁义胡同)人。明朝大臣。嘉靖三十八年,中进士,擢吏科给事中。隆庆帝即位,因劝谏皇帝而被施以杖刑,贬斥为民。万历初年,复职。万历十九年(1591年)。官至兵部尚书。日本侵略朝鲜,朝鲜求救,明军赴援,逼迫日军放弃王京,退守釜山。后因战事陷入胶着,他接受沈惟敬封贡之议,遣沈惟敬赴日本议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沈惟敬对中日双方和谈条件两边欺瞒,致使封贡事败,日本再次侵略朝鲜,石星被下狱论死。万历二十七年(1599
猜你喜欢

菩提寺

见说菩提寺,峰多不易寻。

其间饶水石,我辈好登临。

绕树绿云满,到门黄叶深。

徘徊不忍去,空翠落庭阴。

(0)

乙丑秋七月奉命册封琉球旋擢右赞善纪恩·其二

头衔竟许冠群仙,一品还叨赐服鲜。

恋阙仍依天尺五,乘槎直指水三千。

贻来珠玉多新咏,梦到蓬莱亦夙缘。

犹有支机堪乞否,君平早已识张骞。

(0)

晚归丛堰山庄

暝蛙喧涧潦,清月上林扉。

竹径无人候,萝风送我归。

吟声低入户,昏影淡生衣。

坐觉山庐好,澄怀验道机。

(0)

浩叹

后夔不复起,希声委涂泥。

中间有作者,抱独无由知。

靡靡世所好,师延乃出奇。

子野琴何在,何不撞头为。

清商与浊徵,正声犹曰宜。

沐猴而冠佩,流传亦至斯。

始知玉石故杂糅,不可矫矫求异时。

作诗但令老妪识,典诰大语勿相师。

(0)

晚步

出门看斜阳,忽已上高树。

携手同心欢,城隅散轻步。

秋风一夕来,衣袂改轻素。

木叶脱何迟,芳草色非故。

悠悠远水明,霭霭苍烟暮。

牧晚笛归村,渔寒镫隐渡。

登高畅幽怀,感逝戚内顾。

新欢不在眼,陈人复谁慕。

存悲思浩歌,念别感征路。

辽天廓无边,惟有寒鸦去。

(0)

寄周澹岩幽居

径仄少人过,萧萧生薜萝。

青山当户远,黄叶闭门多。

阮籍惟宜酒,陶潜许放歌。

科头倚秋树,幽梦正婆娑。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