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郎年少有雄名,江左开基霸业成。
引镜自怜功未竟,中原谁更与争衡。
孙郎年少有雄名,江左开基霸业成。
引镜自怜功未竟,中原谁更与争衡。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孙策的描绘,展现了他年轻有为、雄心壮志的形象。首句“孙郎年少有雄名”直接点出孙策年轻时便已声名远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能和影响力。接着,“江左开基霸业成”描述了孙策在江东地区建立起自己的基业,并最终成就霸业的辉煌事迹。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引镜自怜功未竟”,孙策或许在面对自己尚未完成的大业时,感到一丝自怜与不甘,暗示了他的英年早逝或是对未竟事业的深深忧虑。最后,“中原谁更与争衡”则表达了对孙策未能统一全国、实现更大抱负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合,不仅赞扬了孙策的英雄气概和卓越成就,也流露出对其命运多舛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人物未竟之志的深刻思考。
洞房窈窕春融融,真珠帘幕围香风。
木难光透芙蓉帐,琥珀香浮玳瑁钟。
锦带蟠胸绣连理,玉润冰清两相倚。
云鬟斜压凤凰钗,水沉香爇鸳鸯被。
房中琴瑟自和平,不须楚调和秦筝。
留连欢乐长侵夜,帘外月高花影横。
长林日未晚,猛虎相逐驰。
目光耀飞电,咆吼震山陂。
百兽尽潜伏,群鸟亦高飞。
鹿麋供尔膳,人肉充尔饥。
一朝落陷阱,牙瓜曷所施。
人既啖尔肉,又复寝尔皮。
凡百恶伤类,狐兔亦孔悲。
何不渡江去,稳卧南山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