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芳树》
《芳树》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金井梧桐树,碧枝华叶芳。

月明移翠影,风细吐清香。

共惜三春色,谁怜九月霜。

闺中有少妇,岁岁忆辽阳。

(0)
鉴赏

这首诗《芳树》由明代诗人宋登春所作,通过对金井梧桐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金井梧桐树”,以“金井”二字开篇,不仅点明了梧桐生长的环境——井边,还赋予了环境一种贵重、清雅的气息。梧桐树作为背景,其“碧枝华叶芳”则直接描绘了梧桐树的生机勃勃与美丽,绿叶繁茂,花朵或果实散发着香气,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接下来,“月明移翠影,风细吐清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月光下,梧桐树的翠影被投射在地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静谧的美所包围。而“风细吐清香”则暗示了即使在夜晚,梧桐树依然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种香气不仅来自树本身,也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

“共惜三春色,谁怜九月霜”两句,将情感从自然景观转向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三春之色代表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而九月之霜则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寒冷的到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可能指的是在辽阳的亲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闺中有少妇,岁岁忆辽阳”点明了诗的主题——思乡之情。闺中少妇每年都在思念着远在辽阳的亲人,这种思念之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因地理、政治等原因而产生的分离与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芳树》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梧桐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五台行·其五铜台

铜台建节亦已好,犹爱金门乘羽葆。

尽捐骨肉换尊荣,花项皮枯雀儿老。

瓦棺纸衾瘗姑公,黄旗紫盖从柴宗。

共夸英主开中夏,倏见寡母迁西宫。

当时只有范丞相,惯识征诛与揖让。

九乌迭落须臾间,又扶红日一轮上。

(0)

题山水图二首·其一

青山何岧峣,下有嘉树林。

高亭昼闲敞,窗户含层阴。

前村夜来雨,石濑张素琴。

好鸟鸣檐间,始知春意深。

迥无外物累,嘿处抱冲襟。

对此案上书,悠悠千载心。

安得谢尘羁,扁舟谐远寻。

(0)

落花吟

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

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

人生为乐须少年,老后看花亦可怜。

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

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

韶光有限蝶空忙,岁月无情人自老。

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

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

(0)

题蒋廷晖小景

我家南山中,柴门别经久。

不知今春来,新添几株柳。

清江闲钓竹,鸥鹭还来否?

对此忽相思,长歌独搔首。

(0)

题姜舜民竹深处次苏雪溪韵

诛茅竹里似岩栖,面面窗开翠色迷。

长听雨来虚榻外,安知日转画栏西。

奚僮扫地收新箨,吟客敲门看旧题。

我欲相寻无路入,鹧鸪何处隔烟啼。

(0)

送周秀才游长沙

迢递长沙道,萧条晏岁游。

乱山黄叶寺,孤棹白蘋洲。

夕鸟冲船过,寒波背郭流。

毋论卑湿地,贾傅昔曾留。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