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懒登高沿俗例,君逢佳节闭门居。
竹阴连磴宜添鹤,山影沈溪不碍鱼。
诗续催租人去后,菊开送酒客来初。
晴窗对坐徵糕字,藤纸零星各竞书。
我懒登高沿俗例,君逢佳节闭门居。
竹阴连磴宜添鹤,山影沈溪不碍鱼。
诗续催租人去后,菊开送酒客来初。
晴窗对坐徵糕字,藤纸零星各竞书。
这首清代诗人方正澍的《九日过某友山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度过重阳节的独特场景。首句“我懒登高沿俗例”,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淡然态度,更愿意在朋友的山居中享受宁静。次句“君逢佳节闭门居”则写出友人选择在家中静心过节,远离尘世喧嚣。
第三句“竹阴连磴宜添鹤”,通过竹林阴凉和石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适宜养鹤,暗含友人生活的闲适与高雅。第四句“山影沈溪不碍鱼”,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的宁静,溪流中的鱼儿自由游弋,不受打扰。
第五句“诗续催租人去后”表明友人在诗酒之间打发时光,租税之事暂且抛诸脑后,体现了文人的洒脱。第六句“菊开送酒客来初”,则描绘了重阳节赏菊、品酒的习俗,客人来访增添了节日气氛。
最后两句“晴窗对坐徵糕字,藤纸零星各竞书”,写诗人与友人晴天窗下对坐,一边品尝节日糕点,一边以藤纸笔墨书写,展现出两人亲密无间的交流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友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诗意,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老去空嗤守钱虏,我亦无钱买田亩。
未容残月喘吴牛,空对杏花耕宿雨。
昨宵夜诵偶连明,今日晨炊忽停午。
长腰闻有尺素书,腹饱先悬待椎鼓。
浣花老人殊可怜,忍饥更索饥肠语。
故人禄米肯长供,司业酒钱时亦与。
平生无句可惊人,未审何由坐斯苦。
几时去作多田君,满田䆉稏多黄云。
长年饱饭作谷伯,且免劳人勤指囷。
驱车入秋原,懞懞尽禾黍。
田父刈且歌,笑言杂儿女。
路傍骑马翁,下与田父语。
问言田家劳,云何乐如许。
父老仰天叹,恳款话心膂。
今年遭岁凶,夏旱连秋暑。
谁知勤饷妇,社瓮刍绿醑。
君看西来蝗,落地辄盖土。
入境不入田,食草不食秬。
老农亦何幸,此乐讵天与。
为言相君贤,为惠寔在汝。
群凶满江淮,杀气自消阻。
微虫初何知,仁者亦复与。
知公意在民,有谷宁忍咀。
劝尔但自欢,蝗来不须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