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之宫萌一阳,万汇滋发犹潜藏。
书云讵复别祥异,揆景渐可知舒长。
闭关不行著易象,客子倦游悲故乡。
周南太史长太息,禋祀无因陪祼将。
黄钟之宫萌一阳,万汇滋发犹潜藏。
书云讵复别祥异,揆景渐可知舒长。
闭关不行著易象,客子倦游悲故乡。
周南太史长太息,禋祀无因陪祼将。
这首诗《长至》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冬至时节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黄钟之宫萌一阳”,以黄钟为喻,象征着冬至时阳气初生,万物虽未显形,但生机已在酝酿之中。接着,“万汇滋发犹潜藏”进一步强调了万物虽未完全复苏,但生命的力量已悄然萌动。
“书云讵复别祥异,揆景渐可知舒长”两句,通过观察天象的变化,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将逐渐复苏。诗人通过“书云”和“揆景”的观察,感知到自然界的变化,预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季节的更替。
“闭关不行著易象,客子倦游悲故乡”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中,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疲惫。这里的“著易象”可能是指诗人通过研究《易经》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周南太史长太息,禋祀无因陪祼将”引用了周朝南边的太史长叹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参与祭祀活动的遗憾与无奈。这里可能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社会的关怀。
诗成要落天地间,太虚明月相往还。
声名或觉四海隘,身乃憔悴穷闭关。
诗中妙理超生死,何但不以彼易此。
我来白下岂徒然,簿书凫鹜非吾事。
陈君一见投纻衣,刺天翼并青冥垂。
楚人不误玉在璞,山川终用骍之犁。
曾侯愿识今已后,因君示我诗到手。
不惟我辈独识真,异馔珍羞甘众口。
几思插翅飞堕前,漫看璧月缺复圆。
符移催来定不远,挐音不见闻担肩。
世人千金买婵娟,我视弃去如浮烟。
万言杯水世所捐,顾欲赖以无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