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坠蟾蜍,饵悬蜥蜴,佳词构自奚囊。
修纶一尺,独茧下菱塘。
借问鱼虾几许,扬筐去、到处徜徉。
生来性,直钩可使、不上亦何妨。何妨。
终日坐,紫藤花落,白荇花香。
有船名舴艋,歌拟沧浪。
八十磻溪野叟,名心在、出佐周皇。
羊裘子,高山长水,江濑有严光。
钓坠蟾蜍,饵悬蜥蜴,佳词构自奚囊。
修纶一尺,独茧下菱塘。
借问鱼虾几许,扬筐去、到处徜徉。
生来性,直钩可使、不上亦何妨。何妨。
终日坐,紫藤花落,白荇花香。
有船名舴艋,歌拟沧浪。
八十磻溪野叟,名心在、出佐周皇。
羊裘子,高山长水,江濑有严光。
这首清代曹尔堪的《满庭芳·其二·钓乐》描绘了一幅垂钓者的闲适生活图景。诗人以奇特的钓具——钓坠为蟾蜍,饵为蜥蜴,展现了独特的钓鱼艺术和趣味。"修纶一尺",意指长长的钓线,"独茧下菱塘"则暗示了垂钓者独自一人在宁静的菱塘边享受垂钓的乐趣。
接着,诗人以"借问鱼虾几许"引出对水中生物的询问,但并不执着于收获,"扬筐去、到处徜徉",表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即使没有收获,也能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直钩可使、不上亦何妨",更是表达了对钓鱼真谛的理解,即享受过程而非结果。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紫藤花与白荇花香中度过的一天,乘着小舟,歌声悠扬,仿佛效仿沧浪之水的隐士生活。"磻溪野叟"的典故,暗指诗人有出仕辅佐朝廷的心愿,但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态度,如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最后,诗人以"羊裘子"和"严光"的典故收尾,羊裘子是汉代隐士严光的代称,他拒绝官位,选择在江边垂钓,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和不慕荣华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作者对钓鱼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