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萍篇》
《浮萍篇》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古风

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与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0)
翻译
昔日曾在章台柳下,如今却成了清水中的浮萍。
失去了依托,分辨不清这是渭水还是泾河。
贵族子弟沉迷于游乐,兰草麝香徒有芬芳。
清晨的桃花娇艳欲滴,光彩照人。
随风飘摇,容易凋零,还不如粪土上的小草坚韧。
浮萍繁殖出众多后代,生机勃勃。
荷花顶着华盖,叶子纹路疏密有致,像装饰华丽的冠冕。
又怎能忍受被采摘,心中满是不平。
注释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名,此处代指繁华之地。
清水萍: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
渭与泾:渭水和泾水,比喻生活处境或情感的分界。
王孙:贵族子弟。
兰麝:兰花和麝香,象征高雅的香气。
夭桃:早春的桃花。
粪上英:粪土上的小草,比喻平凡而坚韧的生命。
八九子:形容浮萍繁殖多。
芙蓉:荷花。
攀折:采摘,比喻受到伤害。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浮萍篇》,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诗中以章台柳和清水萍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迁。"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形象地描绘了从繁华到落魄的境遇,暗示了主人公的失意和漂泊。"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与泾",进一步强调了失去依靠后的迷茫,如同难以分辨清澈的渭水与浑浊的泾水。

诗人接着借王孙游冶的生活,讽刺其追求浮华而忽视内在价值,"兰麝徒芳馨",暗示了这种行为的空洞。"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以鲜艳的桃花比喻短暂的荣华,"随风易零落"则揭示了其易逝的命运。对比之下,"不及粪上英",赞美了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坚韧生长的粪土之英,寓意着平凡中的坚韧。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写浮萍繁衍后代,生命力旺盛,"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以芙蓉花的华丽比喻浮萍虽微小却也有其独特的美。然而,诗人并不认同这种被攀折的境遇,"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表达了对自我价值被忽视的深深不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二

东林闻自昔,梦想已多时。

颇喜兹行便,聊偿夙所期。

苔荒翻贝处,劫化偃松枝。

赢得芙蕖在,年年发旧池。

(0)

拙戒吴方伯亭成翠渠有诗寄题因次韵二首·其二

一段崆峒景,何须访广成。

春增晴野绿,云补乱山平。

酒泛黄花饮,茶分活水烹。

芳邻如可借,杖屦日随行。

(0)

送庶吉士钟美宣乃叔还番禺

远谒銮坡署,殷勤访阿咸。

羊城劳客梦,潞水问归帆。

荔子红垂屋,榕阴翠绕岩。

品题应有句,珍重示来缄。

(0)

拟古

故人千里别,遗我双干将。

其鞘饰鞞琫,其刃生寒芒。

鞘以示韬晦,刃以明坚刚。

时行即徇义,时止当深藏。

雌雄喻同心,以勖长不忘。

(0)

病剧再韵·其四

邹鲁诗书语,精如百炼金。

古来三宝意,亦说众生心。

唐室沙门盛,中原地狱深。

蔓延不可解,搔首独呻吟。

(0)

病中·其二

先子多名誉,人称伟丈夫。

病奄千日久,命向一朝殂。

封殓烦邻友,扶持付老奴。

此心遗恨在,双眼渐成枯。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