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云抱水边楼,旧雨曾偕十日留。
纵酒生前空寄恨,修文地下亦埋忧。
伤时不尽沧桑感,愧我仍为汗漫游。
天末故人犹薄宦,诗成先寄百花洲。
依然云抱水边楼,旧雨曾偕十日留。
纵酒生前空寄恨,修文地下亦埋忧。
伤时不尽沧桑感,愧我仍为汗漫游。
天末故人犹薄宦,诗成先寄百花洲。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缪荃孙所作,名为《再过西湖吊石公并柬苕生》。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西湖,悼念石公,并致意友人的场景。
首联“依然云抱水边楼,旧雨曾偕十日留”,以西湖边的楼阁和云雾为背景,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度的十日时光,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颔联“纵酒生前空寄恨,修文地下亦埋忧”,通过“纵酒”和“修文”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前未能排解的遗憾和去世后仍难以释怀的忧虑,体现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颈联“伤时不尽沧桑感,愧我仍为汗漫游”,表达了诗人面对时代变迁,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也有对自己仍在世间游历的自责。
尾联“天末故人犹薄宦,诗成先寄百花洲”,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即向远方的朋友表达思念之情,同时也预示着诗人的思绪已飘向远方,如同寄情于百花洲,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西湖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