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当微凉,林木暧朝景。
流连溪上花,忽见青山影。
何处求黄虞,结念在庐井。
邻翁日夕过,为言当习静。
有田付孙子,租税出半顷。
卧听水车声,俟此清昼永。
散发当微凉,林木暧朝景。
流连溪上花,忽见青山影。
何处求黄虞,结念在庐井。
邻翁日夕过,为言当习静。
有田付孙子,租税出半顷。
卧听水车声,俟此清昼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宁静的过程。首句“散发当微凉,林木暧朝景”以散发形容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微凉的天气与温暖的晨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流连溪上花,忽见青山影”则展现了诗人漫步于溪边,欣赏着盛开的花朵,不经意间抬头望见远处青山的倒影,这种自然美景的发现,无疑给诗人带来了愉悦和惊喜。
“何处求黄虞,结念在庐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他或许在寻求一种和谐、安宁的生活方式,而“结念在庐井”则暗示了他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邻翁日夕过,为言当习静”描述了与邻人的交往,通过与老翁的对话,诗人似乎得到了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的建议。
最后,“有田付孙子,租税出半顷。卧听水车声,俟此清昼永”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将土地留给子孙,自己则享受着田园的宁静,听着水车转动的声音,期待着悠长的白天。这种生活充满了自然的韵律和生活的满足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日出城乌啼不休,长安客子苦难留。
寒烟满路转征盖,衰草连天生别愁。
共道风尘辞北极,独怜山水得东瓯。
飞云渡口千家树,梅雨潭边百丈流。
海气蒸人长似夏,山光依郭迥宜秋。
昼閒鸟影下厅事,夜静潮声到县楼。
羡尔花前飞舄去,与谁峰际抱琴游。
苍生贡赋嗟方剧,赤县循良看独优。
燕越迢迢相忆否,天涯遥望白云浮。
南州桂冬荣,先民嘉炎德。
明珠贡彤庭,翡翠生颜色。
淑往化斯竭,物变胡叵测。
苦桃杂马兰,中路丛剡棘。
壶蜂飞螫人,沙虫巧为射。
茫茫烟液委,回风荡鳌极。
智士多苦怀,触览热中臆。
河汉无津梁,奋飞叹奇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