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别余生生》
《答别余生生》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升高望千里,我心伤如何。

何况千里外,送子归岩阿。

岩穴匪君乡,甲第在京华。

莽莽戎马时,伏处亦已多。

霖雨不泽物,积之犹为波。

至人不为龙,无乃将为蛇。

及时念先人,匪独为君歌。

(0)
鉴赏

这首诗《答别余生生》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升高望千里”,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目光触及千里之外,内心却满是忧伤与感慨。接着,“我心伤如何”,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下来的“何况千里外,送子归岩阿”,不仅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更蕴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不舍。

“岩穴匪君乡,甲第在京华”两句,对比了友人所在之地与友人的家乡,表达了对友人远离故乡的同情。紧接着,“莽莽戎马时,伏处亦已多”则揭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样的时代中,人们不得不隐居避世的现实。

“霖雨不泽物,积之犹为波”运用比喻,以雨水喻时代的风雨,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恶劣,即使雨水再多,也无法滋养万物,反而可能成为洪水,带来更大的破坏。这一句也暗含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批判。

“至人不为龙,无乃将为蛇”则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诗人借龙与蛇的比喻,探讨了人在逆境中的选择与命运。龙象征着高贵与成功,而蛇则代表了卑微与困境。诗人似乎在问:真正的智者,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是否会选择成为那条默默无闻的蛇,还是追求那条看似光鲜亮丽但充满风险的龙?

最后,“及时念先人,匪独为君歌”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提醒自己和他人,不应只关注个人的情感或友情,而应时刻铭记历史与传统的价值,这是对友情的升华,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小嫏嬛馆大门联

里门名士传;冠冕侍臣家。

(0)

挽张之洞联

弥留犹抗疏,诵教战理财数语,可纪御屏,果他年朝野推行,含笑九原方目瞑;

持世有斯文,幸尊经广雅诸贤,能延薪火,愿此后湖堂正学,嗣音三楚答心期。

(0)

挽曾国藩联

今后仪型,吾将安仰;生前功德,民不能忘。

(0)

集唐人宫词联

杨柳楼台凝晚翠;芙蓉帘幕扇秋红。

(0)

挽曾纪泽联

使节返中朝,方看规画重瀛,好继韦平相业;

声华动外域,遽叹神归上界,谁如韩范经纶。

(0)

挽张之洞联

学识兼古近贤辅所长,天语饰终惟纪实;

病状使中外诸医莫测,臣躬尽瘁孰能疗。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