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高塶城》
《过高塶城》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颓壁乍高低,中间已乱蹊。

长原想鹅鹳,大冢记鲸鲵。

黯澹寒云结,萧疏野草齐。

兴亡尽遗迹,立马看扶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gāochéng
sòng / wéntóng

tuízhàgāozhōngjiānluàn

chángyuánxiǎngéguànzhǒngjīng

àndànhányúnjiéxiāoshūcǎo

xīngwángjìnkàn

翻译
残垣断壁忽高忽低,道路交错已经杂乱无章。
广阔的平原想象着鹅和鹳的飞翔,巨大的坟冢似乎诉说着鲸鲵的故事。
阴暗的寒云凝结,野外的草木稀疏而整齐。
历史的兴衰都留下痕迹,我骑马驻足,看着人们扶犁耕作。
注释
颓壁:残垣断壁。
乍:忽然。
乱蹊:杂乱的道路。
长原:广阔的平原。
鹅鹳:鹅和鹳。
大冢:巨大的坟冢。
鲸鲵:传说中的大鱼,比喻巨大。
黯澹:阴暗。
寒云:冷云。
结:凝结。
萧疏:稀疏。
野草:野外的草木。
齐:整齐。
遗迹:历史遗迹。
立马:骑马站立。
扶犁:扶着犁耕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沧桑的历史感,颓壁即是废墟的墙壁,乍高低形容其破败不堪。中间已乱蹊,则是说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建筑现在变得杂乱无序。长原想鹅鹳,大冢记鲸鲵,是诗人对过往繁华景象的回忆,鹅鹳与鲸鲵都是古代贵族墓葬中常见的随葬物,代表着过往的辉煌。

黯澹寒云结,萧疏野草齐,则是现实中的景色描写,天气阴冷,云层低沉笼罩,而地面上的野草则显得稀疏而统一。兴亡尽遗迹,立马看扶犁,是诗人站在历史的废墟之上,骑着马回望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只剩下遗迹的地方,扶犁可能是古代农业用的工具,这里用以比喻时间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送少参罗志仁入贺

论交二十年,倏如飞鸟过。

余望空山归,君领雄藩佐。

飞宿胡然殊,择栖各得所。

君今万里行,王程不少阻。

后会量有期,我歌君必和。

云雷赞经纶,道在无不可。

江树含离情,茅堂出别俎。

(0)

喜雪·其三

坐穷今古此心醒,身外寒温总不惊。

对景远思苏武节,看山惟羡首阳清。

二仪太素堪俦匹,一段梅香敢抗平。

只恐调高吟不得,知心惟有郢歌声。

(0)

游麻姑山

旭日藏山径,肩舆傍险行。

林深秘鸟语,风细带泉声。

酒向麻姑觅,诗缘老杜成。

平生尘土梦,都付此山灵。

(0)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其三

旧游时复往南都,斯道于今正不孤。

为问容台老诗伯,近来仍饮半杯无。

(0)

春日漫兴二首·其二

青山绕郭水穿城,草绿天南万里情。

几度寄书书不到,东风吹泪欲沾缨。

(0)

云山清乐卷为胡主事乃尊题

未及衰年便挂冠,先生原不负青山。

长竿野艇江湖外,黄菊清樽杖履间。

童稚阶前调鹤舞,阿儿天上侍龙颜。

科头熟睡三竿日,无梦市朝鸳鹭班。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