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在这首诗中,诗人章八元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描绘了一座宏伟佛塔的壮观景象。"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塔的高大与雄伟,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紧接着,"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则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教理念中精神超脱尘世的体悟。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中的"梯"与"攀"字眼生动地展示了登塔者的不易之路和心境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此处修行者精神状态的理解。最后,"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则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了慈恩寺塔在暮色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比、想象等手法,以生动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佛塔不仅是建筑之美,更是精神寄托与心灵安顿的所在。章八元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将慈恩寺塔描绘得既具备视觉冲击力,又蕴含哲理思考,让人读之不禁沉醉。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
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
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
况茂林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
鹊南飞、有人应喜。
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
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
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
残柳参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