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对月》
《初秋对月》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今夜新秋月,三江复故乡。

龙归行雨后,蛩助捣衣长。

梧叶三分变,莼丝十尺强。

人间自离别,天上亦河梁。

(0)
鉴赏

这首《初秋对月》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初秋之夜,诗人面对明月,思绪万千的情景。

首句“今夜新秋月”,点明时间背景,秋月新起,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三江复故乡”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暗示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仍怀有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龙归行雨后,蛩助捣衣长”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龙归,象征着雨后的宁静与祥和;蛩,即蟋蟀,其鸣声在捣衣声中显得格外悠长,既烘托出夜晚的静谧,也暗含了思乡之情。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梧叶三分变,莼丝十尺强”则进一步深化了季节更迭的意象。梧桐叶的凋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莼丝的生长,则暗示着生命力的顽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寓意着人生境遇的起伏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人间自离别,天上亦河梁”两句,将人间的离别与天上的银河相对照,表达了对宇宙间永恒离别的感慨。银河,作为天际的一道分界线,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广阔无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堂吟皆诗谱也·其一

潋滟金波泻碧空,隔霜寒影下征鸿。

夜深一笛昭华引,吹满千岩万壑中。

(0)

南海第七十五

开帆驾洪涛,血战乾坤赤。

风雨闻号呼,流涕洒丹极。

(0)

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

君不见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

又不见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

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

丈夫开口即见胆,意谓生死在顷刻。

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

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

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

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

(0)

长妹第一百四十八

近闻韦氏妹,零落依草木。

深负鹡鸰诗,临风欲痛哭。

(0)

山中即事

山中方雨笠,天外忽晴丝。

夕钓江澄练,春行路布棋。

乾坤供俯仰,岁月任差池。

有酒如渑在,何妨日问奇。

(0)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青颦粲素靥。海国仙人偏耐热。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盈盈步月。悄似怜、轻去瑶阙。人何在,忆渠痴小,点点爱轻撅。

愁绝。旧游轻别。忍重看、锁香金箧。凄凉清夜簟席。杳杳诗魂,真化风蝶。冷香清到骨。梦十里、梅花霁雪。归来也,恹恹心事,自共素娥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