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名三十年,不入竞名市。
箴我无他言,道在恃诸己。
扫翳开柴荆,虚庭漾明水。
一握月挂楼,其清纳万里。
抚瑟为正歌,元籁协悲喜。
竟于指爪间,抉尽造化理。
外战苦淫哇,筝琶久疲耳。
获游太和门,遂得吉祥止。
霎眼驱霆飙,运会递无始。
大流沿广成,老庄树别子。
逃名三十年,不入竞名市。
箴我无他言,道在恃诸己。
扫翳开柴荆,虚庭漾明水。
一握月挂楼,其清纳万里。
抚瑟为正歌,元籁协悲喜。
竟于指爪间,抉尽造化理。
外战苦淫哇,筝琶久疲耳。
获游太和门,遂得吉祥止。
霎眼驱霆飙,运会递无始。
大流沿广成,老庄树别子。
这首诗以隐逸之士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自述逃名三十年,不涉足争名逐利之地,强调了坚守自我、依赖内心之道的重要性。他清扫心灵的尘埃,开启内心的门户,面对清澈的池水,仿佛能洞察宇宙的奥秘。
诗人抚琴而歌,其音符与天地共鸣,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能和谐共存。他深入思考,试图在细微之处揭示造化的真理。对于外界的诱惑,如淫邪之风、嘈杂的音乐,他保持警惕,寻求心灵的宁静与纯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太和门这样的地方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相信,时间的流转如同雷霆疾风,宇宙的运行自有其始末。在广阔的世界中,老庄哲学如同灯塔,引领着他的心灵之旅。
整首诗通过隐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内化。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